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重生朱棣之子> 第24章 孙贤子孝(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孙贤子孝(下)(1 / 2)

夜半三更。

或许是气候反常,如今三月下旬的深夜,仍然充满冷意。

大明京城里,成千上万的宫殿瓦片上,皆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

乾清宫正堂之中,摆放着一尊偌大的三足暖炉。

此时,暖炉升腾着热气,令室内甚是温暖,与外界的寒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高煦?”

朱元璋醒来后,首先看见的人,竟然是趴在床沿边上昏昏欲睡的朱高煦,十分诧异。

顿了顿,他脸上又露出了一副释然的表情。

今年正月初,秦晋燕等藩王奉命回藩就国,而燕王世子未立,所以朱高炽、朱高煦没有离京,仍被留在宫内大本堂学舍。

三月,众藩王奉命赴京参加懿文太子的葬礼。

等葬礼结束之后,众藩王又再次被严令回国,尽管燕王世子仍未确立,但朱元璋没有下旨意让宫内大本堂再开课。

故而,自三月中旬开始,今年已经十四岁的朱高煦与十六岁的朱高炽便搬出皇宫,住进了燕王行馆。

朱元璋大致猜到,应该是因病未回北平的朱棣让朱高煦过来守夜的。

朱高煦见朱元璋醒来,精神为之一振,喜道:“太好了,皇爷爷你终于醒了!”

“咳咳,咱这是怎么了?”

朱元璋有些虚弱无力的问道。

“张太医说皇爷爷这几个月操劳过度,以至风寒之病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最终寒邪内盛,导致突发高热而昏迷。”

朱高煦立即起身,低头垂手,恭声答道。

“咱睡了多久?”

半躺在榻上的朱元璋捏了捏鼻梁,强打精神问道。

“皇爷爷睡了有六个多时辰。”朱高煦答道。

随着朱标顺利下葬,朱元璋紧绷数月的神经得以放松下来。

但他毕竟已年过花甲,人老体衰,身体大不如以前,能坚持这么久才倒下已经算是天赋异禀了。

见朱元璋沉默不语,似有不悦,朱高煦接着又道:“张太医认为,皇爷爷只需多加休息,按时服用汤药,半个月后便可彻底痊愈。”

“呵呵。”朱元璋冷笑一声,骂道:“放他娘的屁!咳咳,咱身体好着哩,修养数日准好!”

不等朱高煦反应,朱元璋突然脸色一沉,质问道:“谁让你在此伺候咱的?”

“回皇爷爷,是我爹的命令。”

朱高煦乖巧的答道。

朱元璋抱病卧床,其在京诸子皆已来探视过,包括因感染风寒而未回北平的朱棣。

朱棣深知不争才是最大的争,他越是表现出无所谓的姿态,才越有可能笑到最后。

如今留京诸王之中,唯有燕王朱棣年纪最大,在朱元璋昏迷的情况下,他的威势无人能及,故其便与朱高煦轮流伺候朱元璋,倒也没有官员敢反对他俩的“子孝孙贤”。

得知是朱棣下令让朱高煦亲自守夜,朱元璋稍作思考,便理清了其中缘由。

诸王里面除了晋王之外都非常怕他,不敢找理由滞留京城,所以他怀疑燕王的风寒是有意染上的。

如今他生病卧床,身为儿子的朱棣却不在,便有些怒气道:“你爹何在?”

朱高煦却不知朱元璋为何发火,乖巧的答道:“回皇爷爷,我爹因风寒较重,只在皇爷爷身边守了两个多时辰便体力不支昏倒了,他此时应该在行馆休息。”

“你爹昏倒了?”朱元璋诧异的问道。

朱高煦答道:“回皇爷爷,张太医已给我爹诊了脉,说是风寒太重,得持续用大半个月的汤药才能痊愈。”

“嗯。”朱元璋发出一声重重的鼻音,算是揭过了此事,接着他想起了另一件事,遂正色问道:“允炆的病情可有什么变化?咳咳!”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或许是倒春寒的缘故,朱元璋抱恙罢朝那日,朱允炆的病情竟也陡然转重,短短半日已不能说话,无法进食,到最后昏迷不醒,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对此,朱元璋给知晓隐情的张逸仙下了必须救活朱允炆的死命令。

可张逸仙却告知朱元璋,若其抛开一切禁忌而放手施药,有九成把握将朱允炆救回。

但是,朱允炆极有可能会因药物的毒性反应而双目失明,且这种失明是永久性并不可逆的。

已经失去朱标的朱元璋,可不愿再失去朱允炆,他毫不犹豫的替朱允炆做了决定,让张逸仙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救治。

张逸仙不负朱元璋之期望,靠着几十年的从医经验,在接到命令的两日后就用药把朱允炆救了回来。

但苏醒后的朱允炆异常嗜睡,而且视力有所下降,自那天以后,朱元璋就特别害怕有人突然禀告他说朱允炆瞎了。

“皇爷爷要求允炆兄长待在东宫养病,孙儿有些天没见到他了,所以并不知允炆兄长近日的身体状况。”

朱高煦并不知其中内情,以为朱元璋只是关心朱允炆才有此一问,便老实答道。

朱元璋从昏迷中刚醒过来,头脑依然昏沉,思维略有些混乱。

此时听了朱高煦的回答,才恍然意识到朱允炆病重之事甚为隐秘,只有他与张逸仙是知情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