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大秦第一狂帝> 第483章 不允许有人脱离掌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3章 不允许有人脱离掌控(1 / 2)

“等国家局势稳定,皇叔想要什么样的富贵朕都可以给,也愿意给。”

李晋自认手段残暴,但对有功之人十分宽容。

张泽有灭国之功,但是他最早是站在董璇等人的阵营中。

李晋不仅没有追究过往的事情,还为张泽封侯。

候传庭固然平定陇西有大功,但当初顾蔚然留下的粮食被白莲余孽一把火烧尽,候传庭有失察的责任。

李晋能容下他们,多一个齐王李肃又能如何?

大秦建国已经多年,皇室宗亲不知道几何,但是与先帝亲厚,与李晋亲近之人,却少之又少。

李肃就是其中之一。

“朕有两个条件,第一时间上不能是今明两年。”

北方的战事让大秦的元气大伤,国库空虚更是大问题。

当下大秦最紧要的问题是迅速地将漏洞补上,以免国内出现问题朝廷面临没有银子的窘境。

想将辽东建设成大秦的粮仓,成为大秦最坚固的后盾。

今明两年必然要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辽东的基础建设上。

能顺利地完成这两件事,到时以大秦的幅员辽阔和物产丰富。

李晋有底气在不影响国家的前提下许出这份不受约束的富贵。

“第二个

条件,你可以在京城乃至各地慢慢物色出色的人来替你打理家产。”

“只要他做的好,朕不介意许给此人一个小官职。”

“但不能是赵家人。”

李晋从柳菡韵处得知二十天前赵家的人已经开始为现在做准备。

他心中对赵家起了疑心,自然不可能在涉及赵家的事情上松口。

眼看齐王沉默,似乎还想争辩些什么。

李晋不轻不重地说道:“这是朕的底线!”

“若皇叔执意违背朕的底线,朕就得顾着大秦了。”

李晋的话语认真,其中的威胁意味自然十足。

齐王沉默不语,对李晋拱手一礼,转身走出了武英殿。

虽然这一晚没有在与李晋的谈话中表明自己的态度,但是之后的几日,齐王再也没有来上朝。

工部尚书陆辉向李晋禀告战俘前去辽东修路的进度后,早朝就结束了。

李晋在武英殿中处理政务时,韩忠通报李敏求见。

李晋将手中的笔放下,坐起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让他进来吧。”

面前李晋正在看的这份奏章是由赵丕递上来的。

奏章中详细地汇报了从各地收来的商税。

今年的大秦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北方与突

厥的战争,后是陇西叛乱。

顾蔚然带军南下,再之后是李晋亲征匈奴。

北方各地多多少少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税收比起往年来要减少接近一半。

今年的南方诸地倒是风调雨顺,江南地区大丰收,粮税比往年多了三成。

江南的粮食产量本就比北方诸地高上不少。

南方的产粮多了三成,弥补了北方减少的一半税收。

李晋成立市舶司,虽没有深刻地影响商人地位。

但在这股势头下,大秦的经商环境比往年好上几分。

今年大秦虽然多战事,但除了陇西外,大部分的战争都局限在边境,没有对大秦内部造成太大的影响。

与李晋进行大规模的反腐制造出来的稳定环境相比,战争对大秦商业的创伤几乎微不足道。

基于这样的背景,南方与河朔、幽燕这些主要的商业地区倒是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目前各地的税银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向京城。

李晋的心情不错,对手下的臣属自然多了两分宽容。

“见过陛下。”

“平身吧,有什么事情就说。”

李敏迟疑了瞬间才开口道:“最近京城的谣言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李晋一下就想起京

城中传播的谣言。

“朕要让南方商人取代北方商人地位的谣言?”

“是。”

京城的商人虽以京畿商会的会长周定江为首,但像赵家这样背后依靠着王府的商人更加令人瞩目。

如今赵家的人出了事情,其他的商人虽然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中如何想的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李晋心中有了几分不详的预感。

“这些人打算做什么?”

“有些商人准备收拾细软带领家小离开京城。”

京城之中富贵人家的作风向官宦世家靠齐,而普通百姓则跟风富贵人家。

这些富贵人家要离开京城不是什么好兆头。

尤其是在谢援还在休假,京畿地区的商税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关键档口上。

若是这些商人离开了京城,只怕京城的谣言要漫天飞了。

李晋不畏谣言,但是他好不容易在大秦营造出来的经商环境绝对不能因为谣言的事情被毁了。

“你们锦衣卫时刻关注着,若有人要拿此事做文章……”

李晋的话没说完,杀气腾腾的架势依旧让李敏不寒而栗。

“臣明白。”

李敏离开之后,李晋沉吟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