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闲对诸葛亮询问道:
“孔明,请开始你的表...咳,推论。”
差点串台了,不过没关系,反正他们又不懂这个梗。诸葛亮面色凝重,似乎在考虑是否继续往下说。
居闲一看,这诸葛亮有点谨慎啊,应该跟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不过没关系,反正自己也猜到了,于是对着他说道:
“这样吧,我们各自将答案写下来,然后同时亮出来,看看我们是否想到一块去了。”
见诸葛亮点点头,居闲从兜里掏出铅笔和一个小册子,从上面撕了两张纸,自己先将答案写好,然后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写完后,将铅笔还给居闲,然后将纸上的字展示给众人看,上面赫然写着“皇”字。
而居闲也同时亮了出来,上面写了一个“帝”字,庞统看见这两个字后,瞬间想通了关键处,有些迟疑的说道:
“不会吧?他们怎么敢?这...是不是在这里有什么误会?”
诸葛亮心里有些不好受,自己可一直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可刚刚的推论却打破了自己对汉室的幻想,汝等汉室,还有匡扶的必要么?
居闲,明面上是为曹操效力,实际上是为了天下百姓,从他推广红薯,传播技术,提高百姓待遇可以看得出来。
不说是什么圣人,但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吧?可为了一时之争,党同伐异,欲要暗杀此等一心为民的贤臣,此等皇室,让人寒心不已。
居闲到时感觉无所谓,就好像一把手被二把手架空了,要想反击,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必然要清除对手的羽翼。
曹操非常倚重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就是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要除之后快了。
居闲试着安慰诸葛亮,说道:
“孔明,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很正常。最为无情是帝王,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见诸葛亮陷入了怀疑自我当中,继续说道:
“我的目标,也是匡扶汉室,可此汉室非彼汉室也。”
诸葛亮听见居闲这么说,不禁出言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道:
“此话怎讲?汉室还有不同?”
居闲笑了笑,就算是相对论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汉室当然也有了,然后接着说道:
“汉室,不单单是指皇室,而是指我大汉子民。何谓天子?何谓百姓?天子牧民,若无百姓,何来天子?”
在场三人听到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顿时觉得有些许不安,毕竟还年少,虽然比同龄人要成熟些,但总归经历的少些。
换句话来说,他们还比较单纯,没有受到过社会的毒打,还是比较理想化,猛然间得知真相,是有些难以接受。
居闲给了他们一些时间笑话,看样子差不多了,这才继续说道:
“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只要对天下有利,对百姓有利,至高之位,谁坐不是坐?”
“要说什么正统啊,狗屁!前秦不正统吗?夏商周哪个不正统呢?可它们现在还在吗?”
居闲见三人久久不语,也知道此事对他们冲击很大,想了一下,便洋洋洒洒的在纸上写了一大堆字,检查了一下,这才满意的离去。
良久,三人才回过神来,见居闲早已离开,虽然有满肚子的质疑,但却找不到人来解惑,属实难受。
庞统打算去找居闲,今天若是不解决,估计是睡不着了。可随后却被徐庶拦住,不满的说道:
“拦我作甚?难道你没有问题么?”
徐庶指了指放在矮桌上的纸,说道:
“这应该是居大哥留下来的,先看看,若是上面没有答案,再去找他也不迟。”
庞统一想,是这么回事,一把抓起纸,细细的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念: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随着庞统一字一句的念下去,诸葛亮与徐庶感觉似乎身临其境,置身于阿房宫之中。
短短三百余字,却将阿房宫的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描写的事栩栩如生。
紧接着,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统就念到了第三段: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可听到这一段的时候,两人也感受到了文中的愤慨,对前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痛恨,也对阿房宫化为焦土的惋惜。
到了第四段,庞统也受到了文章的感染,语气也有了些许悲凉: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等到读完后,三人又陷入沉默,似乎不知道如何开口。此赋批判了前秦,总结了它灭亡的原因,也是在警示他人,切勿重蹈覆辙。
可如今的汉朝呢?之所以有如今的乱世,何尝不是这个原因?这样的王朝,还有挽救的必要么?
其实受到打击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原本想择一明主,一展胸中抱负,可...
“唉!”
诸葛亮叹了口气,对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