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六十四章 秋收进行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秋收进行时(1 / 2)

第六十四章秋收进行时

不提麻禄心中是何等复杂,周梦臣见了麻禄第一句话,不是别的。问道:“庄稼可有什么问题?”

麻禄说道:“末将从大同而来,看周围的土地,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鞑子或许有游兵散勇出没,但是没有遇见大队人马。”

麻禄这一番话,并不能给周梦臣带来多少安心。

虽然他还没有看见滚滚浓烟,但也知道,在这个季节,想要焚烧成熟的麦田,简直是一件不要太容易的事情。他要的是确切的答复。而不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周梦臣与麻禄部汇合之后,也没有停留,浩浩荡荡的向大同而去。

还没有到大同,就看向大面庄稼开始有人收割了。

却是远离河道的旱地上种植的庄稼,已经成熟了。这才能稍稍缓解一下,周梦臣焦灼的心。

周梦臣大胜而回,杨继盛自然远出几十里迎接。

周梦臣见了杨继盛第一句话,就问道:“秋收如何?”

杨继盛说道:“正在安排抢收,这一次只有大量一两千亩旱田,被鞑子骑兵或烧了,践踏了。总体上没有什么问题。旱田与水浇田都好好的。今年虽然不是丰年,但是也算是平年,明年的粮食绝对没有问题的了。”

周梦臣长出一口气,看着一眼看不到边的麦田,心中忽然一丝感动,直觉此刻,无数的牺牲都有了价值。自己冒险一搏,不管其中有多少险相还生,生死一线,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都不枉了。

周梦臣说道:“走。去看看。”

周梦臣让戚继光带着大队人马沿着管道继续前进,他与杨继盛百余骑兵来到了路边麦田。

周梦臣下马,抓了一把麦穗,用手一措,一把新麦出现在手中,用鼻子一闻,一个清新的麦香扑鼻而来,诚然,这个时代麦穗因为种子还有化肥等原因,远远不能与后世的庄稼相比。

即便最大的麦穗,也不过是比小指稍稍粗壮一点。仅仅有二十多个麦粒。

周梦臣将麦粒塞进嘴里,咯咯吧吧的咬了起来。这才让自己从紧张的情绪之中缓解下来。心中暗道:“原来,我也能吃上新麦了。”

虽然战事已经是数日之前的事情,但是激烈厮杀,眼见成千上万的人在自己的视线之内以命相搏,周梦臣内心之中一直崩得一根弦,一直崩着,甚至有一种松不下来的感觉。

此刻才算是恢复了几分。

周梦臣忽然说道:“杨兄,为防止夜长梦多,军中没有伤势的人,全部去收麦,你我也下田试试?”

杨继盛说道:“周兄,既然有雅兴,我自当奉陪。”

于是,整个大同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只能能走到路的人,全部下田收麦。周梦臣也与杨继盛选了一个块麦田。亲自收割。

其实收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没有联合收割机之前,每一个人都弯腰用镰刀一下一下的割麦。如果仅仅是一会儿,还是能坚持的。但是要整整弯腰一天,两天,甚至更多天。

一番劳作下来,你只会觉得,自己似乎本来就不会站直身体。腰更是疼得不像是自己的。

但是无论如何辛苦。周梦臣都甘之若饴。因为种种辛苦,都是胜利的苦恼,与丰收的辛苦。比起战事之中,周梦臣没有杀一兵一卒,但依旧心力憔悴相比,不知道好了多少。

周梦臣这里正在秋收。但是报捷的红旗急报,已经传到了京师了。

“好。”聂豹正在兵部侍郎杨博说话。看了捷报之后,忍不住站了起来,说道:“我本以为徐华亭将宝压在周梦臣身上,是看走了眼,却不想这周梦臣真做到了。如果这是战的,那就是本朝第一大捷。足以告慰祖宗了。”

杨博也看了捷报,目光之中有些复杂,说道:“如果没有聂尚书鼎力支持,派出精兵强将。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

自从去年之后,边事已经被朝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且这徐阶因边事上位,在内阁之中专门负责这一块,更是要将这一件事情办好。不能让严嵩挑出毛病来。

于是乎徐阶在这一件事情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今的杨博,就是徐阶挑出来的边臣。甚至在聂豹看来,这杨博在边事军略上的才华,应该当在周梦臣之上。毕竟周梦臣是因为北京城下一战成名。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这一件事情难免是有一点点侥幸的意味,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周梦臣的勇气好,还是周梦臣的能力真的好。

而杨博不一样,他是嘉靖八年的进士。除却第一任为知县之外,一直在军事体系之内任职,先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后来跟随大学士翟鸾巡边,受到了翟鸾的提拔。当然了,也因为翟鸾下台之后,杨博也受到了牵连。

他前任官职是甘肃巡抚。与仇鸾有很多矛盾,后台也倒了。他母亲去世,他就回家服丧了。

徐阶遍选边臣。自然发现了他。将他召入京师,亲自询问,一问之下,果然有才华。就任命为兵部侍郎。协助聂豹处理好兵部事宜。

本来,想要外放的。

只是聂豹觉得周梦臣不靠谱。毕竟嘴上无-毛,办事不劳。大同关系重大,直面鞑子第一线,怎么能完全相信周梦臣。他一边在自己的职权范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