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加工部侍郎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加工部侍郎衔(1 / 2)

第一百二十七章加工部侍郎衔

周梦臣说道:“正因为如此,臣才要在这个时候,修建北京外城。臣为顺天府,自然明白北京内外是何等摸样。臣在三日前,接管顺天府,当日从城中抬出的无名尸体是一百零七具,昨天是三百零三具。今天的还没有统计。但是臣敢说,不下五百具。甚至在今后一段时间,能攀升到更多的地步。”

“这些人都是陛下赤子,受了兵灾之后,还想着陛下在北京,能救他们。容他们在皇城之下,活活饿死。不仅仅伤朝廷声誉,更有损陛下的名声。”

嘉靖听了,叹息一声说道:“朕岂能不知道。只是如何奈何啊?”

嘉靖不明白北京城而今的情况,说是人间炼狱是有些过分了。毕竟很多富贵人家,家门一关,不闻门外是什么样情况。但是很多地方,尸体累及,非人间炼狱难以形容。

这就是兵灾。

一场兵乱,一场战事。死的人其实是有限的。真正一场大战,双方战死数万就是多的了。这样的战事,也打不了多少仗。而怎么就造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局面?

比一场战事对百姓伤害更大的,是战事对农业生产的破会,在战后的大疫,乃至各种物资短缺造成各种局面。

嘉靖以询问顺天府事务的名义将周梦臣叫回来,从头到尾都没有问过一个字,是因为对这局面太清楚了。甚至他也知道,这个局面之下,如何应对。

很简单。

放弃城外的难民,挡住城门不让难民进来。拦上一段时间,难民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了。到那个时候,官府在进场收尾,这些尸体该埋的埋,该烧的烧。即便剩下一些人,数量一不多,处理难度也大大降低了。

这样的事情,在封建社会之中。屡见不鲜。

一出现灾难,各级地方官都不许灾民入城,而灾民疯了一般,想进入城中。其中未必不是这个原因。

嘉靖做了几十年的皇帝了。

对下面人的套路,不敢说都清楚。但是有些却在预料之中的。

这也是他从头到尾不问的原因。

他不问,就是他不知道。即便事情爆出来了,也是下面贪官污吏的事情,与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嘉靖皇帝没有关系。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有一计,以工代赈。臣以为北京外城,迟早都要修,而今修是成本最低的,城外百姓中壮丁为数不少,只需保证一日三餐。他们就愿意为朝廷工作。而且城外的土地,很多都成为了无主之地,这个时候征地的也是最容易的。”

“粮食怎么办?”嘉靖说道:“即便如此,供应这么多人的粮食,而今京师之中也是不够的吗?”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听说兵部准备遣散勤王军?每一个人发粮数石,令归乡?”

周梦臣好歹在兵部待过,甚至杨继盛而今接任了周梦臣的位置。毕竟杨继盛好歹是徐阶的学生,而今兵部是徐阶的地方了。杨继盛自然成为苗根正红了。也是年资太浅,否则不仅仅是这个地步。

所以,兵部的消息周梦臣灵通极了。

嘉靖说道:“似乎徐阁老说过。”

周梦臣说道:“而今已经过了秋收,他们回到家乡也是无所事事,不如留各路勤王军在北京修城墙。倒是他们到手的粮食还能更多一点。而且兵部遣散的粮食是不是可以拨给顺天府了。”

嘉靖说道:“这也不够。”

周梦臣说道:“其实京城之中,并非没有粮食。剩下的臣来解决。不过臣人微言轻。还请陛下一封圣旨,以壮腰胆。”

嘉靖微微一愣,他当然知道北京城中还是有粮食的。但是在谁手里,即便是嘉靖想要从这些人手中弄出粮食,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周梦臣只需一封圣旨。就能做到这一点?

嘉靖保持怀疑。

不过,嘉靖内心犹豫了一下,就准备答应下来了。

一来,是周梦臣自己的幸运。毕竟周梦臣已经做出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特别是城外一战,嘉靖而今还想不大明白,周梦臣是怎么一炮轰死俺答的。

二来,却是嘉靖内心之中一丝善意。

虽然嘉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说他残暴偏执上没有一点点人性了却也未必。

嘉靖何尝不想做一个人人称颂的好皇帝。只是当杨廷和当日请嘉靖以皇太子的身份入城,而不是以嗣皇帝的身份入城。就注定了,他与文官集团几十年纷纭斗争。在嘉靖内心深处,何尝不想让大明好?

只是这一件事情。并不排在第一序列,而是排在把持权力,控制朝廷,嘉靖自己的享受等等事情后面。

如果有可能,嘉靖也不介意让百姓更好过一点。

嘉靖说道:“好,你要什么圣旨。朕就派人给你送过去。”

周梦臣见嘉靖这样好说话,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城外很多皇庄都在外城范围之内。这------”

嘉靖说道:“朕这就下令,这些皇庄都由你处置。即便你发卖了也无所谓。”

嘉靖之所以这么好说话,其实也是因为外城覆盖范围内的皇庄本来就没有多少。并不说皇庄小,而是比起皇庄总数量这个一点点数量,简直可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