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神都锦绣> 第二百一十八章 选择(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 选择(一)(2 / 3)

周刊”出了一期“特刊”,总共有四篇文章,第一篇讲了一个“家和万事兴”的故事;第二篇说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三篇是说“农人尚有权换个婆姨,况天子乎?”;第四篇则更夸张,以洋洋洒洒近千字,详细列举了王皇后与武昭仪之间的优劣,最后指出,立武昭仪为后,乃是天下臣民共同所期盼的。

“长安周刊”是谁办的,谁又是幕后之人,在朝中那是无人不知,冯宝这个很少出现在大唐朝臣耳中的名字,终于第一次震动了整个朝堂。

当然,在有些人看来,冯宝或许还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那个历来饱受争议的“新安县子”谢岩,应该才是策划者。起码在李治眼中就是如此。

“谢卿家来长安了?”李治放下手里的“特刊”,问道,

“回陛下话,有一个多月了。”王伏胜低声说道:“谢县子一到就差人来告诉奴婢,说在如此紧要关头不能打扰陛下,并说他会在必要时候,站出来说话的。”

“谢爱卿还真是有心,这特刊里面的文章倒是犀利得很,朕就不明白了,为何不能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呢?”

望着皇帝有些困惑的表情,王伏胜道:“陛下,要不奴婢去问问?”

李治轻轻地点了一下头,什么也没说。

皇帝不说等于是默认了,王伏胜当然不能派别人去,此等大事必须亲自前往才行。

次日一早,王伏胜带着两个小宦官离开了“太极宫”,直接前去“谢府”。

等王伏胜向谢岩道明来意后,谢岩回答道:“王公公啊,有些话在朝堂上说会引起巨大纷争的,一个不好会使得和气的朝堂变成争论之地,况且还不是为了政务,故谢某以为,声势造出来后,只要有足够多的支持者,陛下当可以顺势而为,乾纲独断。”

“顺势而为,乾纲独断。”王伏胜轻轻地念了一遍,跟着望向谢岩问:“此为何意?”

谢岩道:“相信很快便有官员正式上书陛下,届时陛下只需千金买骨,当可以令官员们意识到怎样行事方为正确,如此必定应者如云,则大事成矣。”

这段话,王伏胜是完全听懂了,只不过他还是疑惑地问了一句:“难道不是县子上书吗?”

谢岩摇首道:“不可,吾乃陛下一手提携,吾上书易给他人误会,认为是陛下授意,公公放心好了,肯定有人会的。”

望着谢岩一脸笃定的表情,王伏胜忽然想到,眼前的这位已经不是当年那位“校尉”了,他业已有了自己的一定势力,很多事情不需要直接出面了。

之所以谢岩能够如此的有把握,原因在于,冯宝今日去见一个人,而那个人正是历史上真正的推动者李义府。

王伏胜进门的时候,冯宝已经离开“谢府”,按照和李义府的约定,前往“大宝商号”会面。

这一次提出约见的人是李义府,他一看见冯宝便大倒苦水,说“赵公不喜自己,排斥异己云云……”话里话外,都流露出一个意思,那就是希望冯宝请谢岩帮助,在皇帝那里说说好话,拉自己一把。

冯宝却佯装不知,除了表示同情还是同情。其他多余的话一句也没有说,他在等,等李义府正式提出请求帮助。

果然,李义府见冯宝不主动表态,只好明言道:“谢县子乃是陛下近臣,校尉与县子又为同窗,不知可否代李某美言几句,如若可行,某感激不尽。”

“李舍人言重了。”冯宝接着道:“警官为陛下近臣,不假,然此事,根源于赵公,昔日之吴王恪旧事,李舍人忘记了?”

耳听冯宝提及“高阳公主谋反案”里的无辜者“吴王”李恪,李义府瞬间明白了,在长孙无忌的威势下,皇帝陛下连自己的亲哥哥都没有能够保得住,更别说自己这么个小人物了。

“难道自己就只能任由别人摆布?”李义府心里想着,脸色难看至极,他不甘心啊!李义府出生贫寒,好不容易寒窗苦读学得满腹经纶,又得名臣马周、刘洎推荐入仕,一步步爬到“中书舍人”的位置上,虽说是“中书省”里打杂的,好歹那也是朝廷里最紧要的地方,真要是被长孙无忌最后打发了,那恐怕此生将再无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