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韧和萧离,全都死了。
这两个跟萧逸强劲争夺太子之位的人,彻底落下了人生的帷幕。
萧逸也微微一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真的不错。
若非是萧韧和萧离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如何会丢掉性命。
萧天行也松了一口气,就是这两个不孝子,差点将他置入万劫不复之地。
稳了稳神,萧天行问道:“太子突然进宫,有何要事?”
萧逸拱手道:“启禀父皇,儿臣料到拓跋北天派拓跋铁勒进攻雄州等地,乃是暗助高光远夺宫。”
“依此看来,大蛮国与大成国结盟在即,于我大夏国乃是万般不利。”
“啊……”萧天行不由大吃一惊,更是一下子就醒悟了。
不错,大蛮国的这一举动,肯定不是真的要攻打大成国,而是有所图谋。
若是以前,萧逸说高光远宫变什么的,萧天行一定不相信。
可萧天行已经真实经历过宫变之事,对萧逸的这番话觉得是信得不能再信了。
萧如海也是震惊不已:“若大蛮国与大成国结盟,只怕会两路攻打我大夏国啊。”
萧逸淡淡一笑:“三叔祖,不是只怕,而是肯定。”
“孤王在太子大会上,得罪最深的两个人,就是拓跋北天和高光远了。”
“尤其是拓跋北天,在孤王手中吃了大苦头。”
“二十六万大夏国俘虏没了,又丢了陈州、修州、方州和灵州四地,更是损失了一万兵马,他对孤王定然是恨之入骨。”
“那高光远呢,丢了龙泉剑,还被孤王打成重伤,更是失去了跟大蛮国联姻的可能,对孤王自然也是噬骨之恨。”
“所以,孤王断定,高光远一旦稳定了大成国的局势,会立即跟大蛮国联手出兵,攻我大夏国。”
萧天行微微皱了皱眉头:“以咱们大夏国的实力,单独应对一国,或许还行。”
“可若是大蛮国与大成国两路来攻,只怕会有倾覆之患啊。”
萧逸淡淡一笑:“父皇也无须过于担心。”
“眼下,萧玉麟执掌北军,刘墉执掌西军,此二人皆是文武全才,能征善战之人。”
“我大夏国若是主动进攻大蛮国和大成国,自然是实力不济。”
“可若是全力防守,军民一心,未尝不能挡住两国齐攻。”
萧天行这才明白,萧逸让刘墉执掌西军,不完全是私心,也是为了防御大成国的进攻。
虽然萧天行对萧逸很是忌惮,但外患毕竟是远胜过内忧的,萧天行不是糊涂蛋。
于是,萧天行说道:“既然两国即将来袭,朕这就下旨,北军扩至十五万,西军扩至十万,以应对强敌。”
扩军计划,萧天行早就有这个念头。
只是,大夏国的财政一直负担太重,萧天行不得不将这个打算压在心底。
眼下,大夏国的兵力,确实不多啊。
北军十万。
西军五万。
东军五万。
南军两万。
中军,也就是京畿四卫是四万。
长安卫两万。
皇城卫五千。
宫廷卫三千。
内卫一千。
暗卫只有数百人。
还有,东宫的五千太子卫率和三百太子护卫军。
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到三十万呢。
偌大一个大夏国,只有不到三十万兵马,说起来确实寒酸。
不说大成国有百万雄师,就说大蛮国,兵力也在五十万以上。
大夏国有的是人,就是没钱,所以无法扩军。
不然,若是发不下军饷,这军心可就乱了,更是让朝廷不堪重负。
如今,压水井、《太子周刊》、《龙汉大劫》等等的有一笔笔进账,使得大夏国的国库慢慢充实起来,扩军不再是不可能。
大夏国的压力,全部来自大蛮国与大成国。
至于东军,只需要防备倭国,以及刚刚建国不久的扶余国,五万兵马足够。
南军更不要说,大夏国的南面就是大海,南军只需要坐镇江南,维持地方治安就行。
两万兵马,分为二十个千人,坐镇二十个地方。
之前萧逸去的苏州,只是其一。
京畿四卫,四万兵马,也是完全充足。
至于长安的五卫兵马,也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唯独北军和西军,一旦起了战事,就会显得兵马不足。
尤其是现在的北军,除了燕云十六州之外,还占据了关山七州,十万兵马确实有些寒酸了。
说起来,十五万兵马也是不够。
随着大夏国财政的进一步充实,以后还是需要扩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