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135章 弘光立,朱由检的生化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弘光立,朱由检的生化计划(1 / 2)

党人们在幕后金主的推动下,在钱谦益的带领下,众人四处宣扬立君当立贤,他们强烈支持潞王上位。

然而,一些地方实权派们,出于限制豪门,和自身功绩的考量,于是坚决反对潞王,并支持福王朱由菘上位。

两派吵得不可开交,这可难为死了江南的最高官——史可法。

史可法很为难。

从感情上讲,他的老师左光斗,就是东林党大佬。

他一样是东林党人。

所以,他内心里对拥立福王是有所顾忌的。

但又认为按伦理纲常,应该迎立万历皇帝的子孙,立潞王的话,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政治风波。

史可法的人品,已经盖棺定论,而他……

不管是能力还是手腕,亦或是性格,都远远不如他老师左光斗。

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设置了留守朝廷,从此南京就成了养老部门。

此时,南京留守朝廷内,只有这三个人是有实权的——镇守太监卢九德、南京守备徐弘基(魏国公)、参赞机务史可法(南京兵部尚书兼任)。

史可法身为南京兵部尚书,是江南最高官,又参赞机务,而今首都沦陷,他可以一言而决天下事务。

他个人是倾向于福王的。

姜日广、吕大器两人对他说该立潞王,史可法明确说道:

“不能立潞王,这是引起兵祸之事。”

然而,东林一脉的能量太大了!

无数士人、豪绅向他表态当立潞王,甚至不乏攻击……

……

眼见争执如此激烈,作为江南最高统帅的史可法,本该一言而定的他,却迟疑了。

为了防止贸然确立一方后,导致江南的分裂,于是,史可法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

他决定两个谁都不立,立桂王朱常瀛!

桂王乃是万历第七子,受封衡州(湖南衡阳)。

距离南京两千里……

呃,沿途有长江,可以乘船,也不算太远……

前提是你能稳住近在四百里之外的淮阴四王!

然而——史可法没有主心骨的毛病,再一次发作了。

他既然已经决定立桂王,悄悄的派人去就行了,等桂王一来——

生米做成了熟饭,谁还能掀起了浪花还是咋地?

谁知道……

他竟然聪明到——去找了中都(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

这下子好了!

史可法的决定都没有拿出来,甚至只是嘴上嚷嚷,派往衡州迎接桂王的使者都还没有人选呢……

史可法要立桂王的消息,已经满天皆知了。

哦!

这也是东林惯例。

做事做一分,先嚷嚷一万分再说。

不管怎样,名声先赚回来,管他事情能不能成呢?

……

这个时候,就是展现我前面说的根基深浅问题的时候了。

李自成祸害中原,福王、潞王、周王、崇王,全部逃到了淮安淮阴。

淮阴这个地方,有一个小湖,名叫湖嘴,当地人称之为西湖。

这四个藩王,就买了木舟,寓居在舟中。

三月十一日,虚岁六十五的周王朱恭枵,客死在淮安西湖的木舟之上。

而后不久,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崇王朱慈爚三藩王实在无法忍受船上的生活。

就在三月十八日,崇祯上吊的时候,三王上岸,一起住到了西湖边上山西盐商杜光绍的宅子——绾秀园内。

也就是说,这天下的消息,对于福王和潞王是一样的,因为两人得到消息的时间,几乎可以算是同步的。

就在潞王还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朱由菘已经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他直接找到了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在卢九德的指点下,向雄踞江北的——一路南逃三大总兵求助。

刘良佐、高杰,黄得功三人本来就是野心勃勃的流窜军阀。

见李自成势大,三人丢下防区就跑。

高杰甚至直接南逃几千里,从陕西一路逃到了南直隶。

而眼见乱世将起,凤阳总督马士英也不甘落后,于是,不但不惩罚三人,还将三人收入自己麾下。

(黄得功的情况与这三人不一样,他当时平定了叛将刘超,是返回驻地滁州定远县。)

见有“定策拥立”的大买卖可做,三人顿时大喜。

这可真是无本而有万利的好机会。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甩开他们的顶头上司——正与史可法密商的凤阳总督马士英。

三人合兵,出了五万大军,护卫着福王朱由菘,直奔南京而去,做起了定策元勋。

消息传到南京,所有人无不大惊失色。

马士英老于官场,见自己部将窝里反,想来争也没用,连忙赶回,向朱由崧表白心迹,成为从龙文臣第一人。

在马士英的指导下,朱由菘又拉上了黄得功,使得骄兵悍将尽归福王所有。

东林傻眼了……

尼玛,争来争去,感情争了个寂寞!

指望江南这些被他们欺负成了畏畏缩缩的软兵蛋子们,岂是人家的对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