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吃饭穿衣> 第 537 章 兰西通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37 章 兰西通道(1 / 3)

“这个,这个,”李成栋支吾良久,道:“重僖,让我好好想想,让我好好想想。重僖若有要务,我这便送重僖你回房山,如果重僖没有什么要务,那就在敝处多住几日,待我想通之后,再给重僖你回复如何?”

“那好,”马重僖起身告辞道:“我们第五军很快就要跟多铎决战了,我不可能长期留在你这儿。虎子想通之后,可以派使者到房山,我在房山静候佳音!”

——

革命三年正月十八,依旧是冰天雪地的西宁。

革命军第三军第四师进驻西宁已经两年有余,西宁及周边数县在第四师主导并治理下,算是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整个青海革命区在革命二年的冬天没有报告一个饿死之人。

革命军第四师进驻西宁后,没有将青海革命区扩大多少,一直以来采取的也都是被动的防御态势。

由于整个藏区地广人稀,固始汗想集结大军从遥远的拉萨来到西宁跟革命军作战非常不容易。

再说,此时的固始汗麾下不过近两万常备人马(正规部队),他们长途跋涉到西宁对付以逸待劳的一万革命军,根本没有多大胜算。

同样,四师想离开西宁到拉萨去跟固始汗作战,难度同样非常大。

自从四师拿下西宁后,姬国卿就叮嘱四师到西宁后以防御为主,暂时不考虑去主动攻击固始汗。

接连两年来青海一带出现一个相对和平安定的局面,就是因为革命军和固始汗都暂时没有办法对付对方。

青海比起甘肃来,环境强不了多少,汉人很不愿意到青海去,因此四师辖下多是羌人和藏人,汉人只有不到三成。

自从革命二年革命司令部出台移民迁徙办法一来,先后将涌入革命区的流民二十万转移到了青海,致使青海革命区辖地内的汉人比例超过了一半。

在这些移民没有到来之前,青海革命区还承担了一段时间向革命区其他地方输送粮食的重任。

自从移民到来之后,青海革命区再不敢将粮食运输到其他地方了。

青海革命区耕地很少,暂时可以供养目前革命区的九十多万人。

如果革命区人口有所增加的话,青海革命区的粮食产量就无法保证了。

好在青海有着更广阔的草地和牧场,大部分的羌人和藏人以及少数蒙古人、汉人都不以耕种为主,而已放牧为主。

第四师来到青海后的第四个月,青海便担负着革命区约四成的牛羊肉供应和毛皮供应。

由于有着超前的认识,姬国卿清楚青海、藏区的环境非常脆弱,不能在这些地方进行过度的工业建设,最好还是维持当地的原生态,让这些地区以放牧为主、农业为副、工业排最后。

因此,这两年多来,青海革命区偌大领域,只创建了肉食加工厂(主要是腌制、风干)、盐业分公司、建筑分公司、运输分公司等四个工业机构。

青海革命区使用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全部从兰州运输到位,青海革命区的毛皮也全部送到兰州甚至是天水进行纺织和硝制加工。

兰州到西宁以及青海湖周边的村镇之间,没有用水泥进行铺路,只是把之前的道路尽可能地拓宽。

青海革命区的房屋尽量用土木结构建造,以减少钢筋水泥等运输压力,让运输公司将主要运输任务放在肉食、毛皮、粮食、布匹、食盐、服装、日用品的转移上。

将土地、牲畜都平分到每个人后,大大提高了生存效率。

两年来,青海革命区的粮食产量比起革命军到来之前增长了近三倍,畜牧业增长几乎翻了一番。

在人口并没有增加多少的情况下,粮食和畜牧业都有了巨大的增长,致使青海革命区短时间内不但消除了饥饿,而且还初步解决了温饱并开始向外输送食物。

食物(包括肉食和粮食)外送过程中,百姓们势必获取相应的报酬。

百姓们手头有了钱,他们的购买能力就不断增强,丝绸、香皂、厕纸、皮鞋、牙刷、服装等“奢侈品”逐步走进百姓们的生活中。

贸易往来的频繁,为了提高运能,也就加快了道路的建设。

革命三年正月十八,西宁到兰州的大通道全线贯通。

这条通道上共架设钢筋水泥桥三座,小型木结构桥不下二十座。

桥梁的增多,让原有的道路里程缩短了约两成。

路面的扩宽和平整,让马车运行的速度加快,西宁到兰州之间赶马车运货的情况下,单程由原来的近十天缩短到了六天。

之前每辆车仅能运送约五百斤货物,有了铁架轴瓦滑动轴承的新式马车后,单辆车可以装载最少一千斤的货物,运能提升了一倍。

由于大通道没有铺设水泥路面,在雨雪天气可能运行困难,但是对于通讯往来的马匹来说,可以在这样较软的路面上风驰电掣般奔驰。

如果日后钢筋水泥能够足量供应,煤焦油中提炼出沥青后,所有的大通道铺设了柏油路,革命区的蒸汽机车也大量生产出来后,马匹会逐步被蒸汽机车所代替。

届时,马匹的作用也可能仅仅用于偏远地区的信息传递和少量的货物运输。

兰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