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吃饭穿衣> 第 500 章 辊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00 章 辊床(1 / 3)

平定了米喇印和丁国栋的叛乱后,革命军除了在四川一些地方跟豪格的清军有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外,出现了一个难得的和平相持期。

六月十七,一个来自宁夏贺兰县的消息让姬国卿大喜过望。

原本,自姬国卿而下,所有的革命者都认为贺兰县革命军的反叛是马虎臣带领的。

为此,姬国卿还下令抓捕并关押了马虎臣的子女妻妾等家人。

这一日,有消息称马虎臣是被马骏飞逼迫着反叛革命军的,马虎臣最终不听马骏飞的,被马骏飞等捉拿并关押在贺兰县马骏飞家的地窖中。

马骏飞等人于夜里趁贺兰县革命军不备,杀死了全部的汉人战士后,控制了贺兰县,并掌控了贺兰县原属于革命军的枪炮弹药。

后来,正是马骏飞用这些枪炮突然袭击了银川,摧毁了四军指挥部,让四军的指挥陷入瘫痪,导致宁夏全部失守。

确认了消息准确后,姬国卿亲自下令四军设法营救马虎臣,并亲自将马虎臣的家眷释放出来,同时对马虎臣的家眷表示歉意。同时,在《革命之火》上重新为马虎臣平反昭雪,向临夏、临洮一带的回人兄弟进行道歉并高度赞扬。

姬国卿将革命司令部搬迁到兰州后,最主要的工作不是怎么去布置革命军进行抗清,也不是去抓夏粮回收,而是投身到了卧龙川的兵工厂中。

革命军兵工厂之前制造的火.枪,枪管都是分段打造,最后将每一小段焊接起来使用的。

打造枪管,是限制火.枪生产速度的最大瓶颈,参与制造火.枪的工人当中,差不多有六成左右的人都从事着打造枪管的工作。

一根枪管的打造,费时费力,前期都完全靠手工,只有到了后期焊接完毕后,才能用到磨床等部分机器。

早期,姬国卿也曾经提出过用钻头把同等直径的圆钢钻空,那样的话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制造出来的枪管基本上不需要打磨就能保持尺寸相同。

由于冶炼厂暂时无法冶炼出制作能够钻通圆钢的钢材来,更无法制造足够长度的钻头,这一方案只能将之搁置。

现有所有的火.枪枪管,都是手工锻打之后,分段焊接到足够的长度,然后在磨床上打磨平整,并且使之尺寸保持相同,尺寸公差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期间报废率非常高,极大地限制了火.枪的产量。

在分段焊接短管成为足够长的枪管过程中,兵工厂的焊接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

但是,最后焊接有漏缝、对接后不在同一轴心的、几节短管不在同一直线的问题大量存在,导致火.枪的生存效率一直上不去。

既然兵工厂的工人已经很好地掌握了焊接技术,姬国卿突然想到了前世制作无缝钢管的一些方法。

首先将厚度合适的钢板剪切成条状,然后用辊压机将之辊压成月牙儿型,接着是“C”型,最后是“O”型。

辊压成“O”型后,接缝处通过焊接连成一体,这就是无缝钢管。

理论上说起来容易,实践中做起来就非常困难了。

首先,各种机床的动力问题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冬季河流冻结之后,水车无法运行,还得用畜力或人力,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其次,就是机床本身的制造问题以及制造机床所需的不同金属材料。

最后,就是焊接问题。

由于当下没有什么电焊、气焊,靠的都是最原始的浇筑焊接法,焊接漏缝是最常见的技术难题。

想彻底杜绝焊接漏缝问题,几乎不可能,只能是降低工艺标准,极细小的漏缝忽略不计。

反正当前革命军使用的枪炮用的子弹和炮弹都是“金属壳定装弹”,火药密封在“金属壳”内,靠“金属壳”狭小的空间保证火.药迅速燃烧时产生爆炸力,枪膛或炮膛的密封性能要求不高。

金属材料问题,是一门高技术含量的学科。

当前的冶炼研究所,只是初步掌握了一些碳钢技术,能够指导冶炼厂冶炼出初级的碳钢来。

有了一定的含碳量,钢材的硬度、强度得到了提升,但只是相比与当代普通的钢材而言。

对于制造钻头、锯条、切削刀具等技术要求极高的钢材料,至今没有掌握相应的含碳量标准。

研究所冶炼试验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还是没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和设备。

单靠经验和直观判断,很难掌握含碳量的多少。

当前用最好的钢材制作出来的钻头,钻不超过十毫米的低含碳量钢板还凑合,钻更深的钻孔和含碳量较高的钢铁时,钻头就无法胜任了。

这也是姬国卿早期提出的把圆钢中心钻透作为无缝钢管不能成为现实的原因。

钻头材质难以解决占主要比例,钻头长度不能过长同样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抛去材质不谈,钻头长度过于长之后,前端钻头部分的抖动和晃动就会加剧,导致钻出的孔洞随着深入内径越来越大,并且还无法保证空洞在同一个轴心上。

单单从钻头这里就有两大技术难题,那么对于在姬国卿指导下、董庭扬监督下制作的铣床、镗床、车床等机床,同样面临着金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