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吃饭穿衣> 第 321 章 姬国卿的底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21 章 姬国卿的底气(1 / 3)

写作开始,尽可能更新两章——

姬国卿主持了四天“基本法”议会后,提出的各种律法细节就交给革命指挥部行政处和革命指挥部议会去讨论了。

有了自己的旗帜、制度、律法、军队、纪年,在任何人看来,就相当于独立建国。

只不过,这个“国家”最高领导既不是“帝”,也不是“王”,而是一个不断改变称谓的“长”。

从最初的“班长”开始,姬国卿身边的几个人已经将姬国卿的做法当做是造反了。

后来,虽然接受了大明和大顺的封赏,表面上隶属于大明和大顺,可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革命军都不会听命于任何一方势力。

直到现在扩编成军,革命军的这个“军”才算彻底摆脱了不伦不类的各种“长”、彻底摆脱了内心深处的“贼”,成为了真正的“军”。

成为真正的“军”之后,公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年号”,这不就等于向全天下宣告革命军创建了自己的“国家”了吗?

虽然人人之前都清楚,革命区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可是没有年号的“国家”,是不能正式算做是个国家的。

姬国卿此时当众宣布了年号,就等于是正式向世人宣告华夏革命“国”的成立。

唯一还有些模糊的是,有了年号的革命区,并没有确切的“国号”,难道以后姬国卿将之宣布后,就叫“华夏革命国”吗?

不管怎么说,目前的革命军,距离建国也就剩下最后一步了!

仅仅七万兵马,就敢独立建国,这其他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事。

这么早就独立,不是找打吗?

革命区的行政人员对此是胆战心惊的,革命区的革命军对此却是热情高涨的。

这两年多来,革命军打过了多少次胜仗?

连不可一世的清兵都敢全歼,革命军还有什么害怕的?

再说,革命军的头领经过上古大神的点化,他心里能没有个数吗?

此时的革命军上下,已经对姬国卿有种“盲从”的习惯了。

姬国卿能掌控超过七万的精壮战士,心里是有极大底气的。

当前的革命军,比起大明和大清来可能还有不足,但是跟四川的大西比起来,已经能够平分秋色了。

至于汉中的贺珍,革命军可以分分钟钟将之拿下!

革命军战士数量的增多,只是姬国卿增加底气的其一。

让姬国卿有底气的,还包括枪炮和粮食。

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排在第一的,当然还是粮食。

虽然说革命区当前的存粮根本不足以养活全部革命区的百姓,未来的几个月,还会有不少人会饿死。

但是,革命区的存粮足够运作革命军和行政机构了。

当前革命区的地盘扩大了一倍有余,人口还没有统计出来,根据估算,最少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新开辟的革命区存粮同样没有统计出来,姬国卿不知道新革命区的粮食能不能够养活那里的全部百姓。

以姬国卿估算的百万人口来计算,最起码现有的老革命区存储的粮食是无法养活这么多人的。

保证革命军和工作人员跟百姓一样不饿死的话,现有老革命区的存粮能够养活八十万人。

保证革命军战士和公职人员饱食终日的话,现有已知存粮顶多养活四十万人。

对于未知的存粮,姬国卿心里也是有数的。

革命区的公粮是按照一成半收取的不错,可这都是按照估算产量来制定的。真正等到作物成熟后,收取公粮时,收取的顶多只有一成,还有九成的粮食储存在了百姓家中。

姬国卿已知的存粮能够养饱七万革命军战士和两万多公职人员,相当于能够养饱十万人。

那么,百姓家未知的存粮,就应该能够养饱九十万人。

考虑到许多的外来人只需要保证不饿死就行,发动群众借粮给他们的话,百姓家中的存粮,能够养活一百五十万到二百万人。

正是有了能够养活这么多人的粮食储备,才让姬国卿胆大妄为地主动出击,发动了拿下兰州的战争。

就算是将新开辟的革命区人口全部统计出来后达到了二百万,劝说老革命区百姓尽量借粮的话,也能保证这二百万人熬到麦熟。

再说,难道新开辟的革命区就没有一点存粮吗?

从几个月来发动战争,缴获的银两就达到了一百六十三万来看,新开辟的革命区应该有足以养活百万人口的粮食。

若非几个月来开辟新革命区时收缴到了一百六十三万两银子,姬国卿还不敢进行扩军。

扩军之后,革命军的数量超过了七万,加上所有的公职人员,单单工资这一块,每个月就差不多有十三万两左右的开支。

当前革命区的税收只有每月六万两,每月存在着七万两银子的缺口。

把收缴到的一百六十多万两充入到工资中,以现有情状能支撑两年多。

如果不考虑税收的提升和继续收缴,两年之后革命指挥部不就难以为继了吗?

再说,两年之后革命区还是如今这般大,革命军人数还是这么多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