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林敬实施宗室改革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皇帝有多么迫切地希望让大明尽快强盛起来——当然崇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那就是他总是不希望大动干戈,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更多的成果,而这也是他跟林敬最大矛盾的来援。
此时,看完了林敬所有改革想法的崇祯皇帝,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动怒,而是颇为奇怪地望向林敬。
「你哪里来的这些想法?」
尽管崇祯对于林敬的天才已经有了相当的认知,可是眼下却依然吓了一大跳,这里面涵盖的改革措施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甚至很多问题都需要积年老吏才能摸清楚,可是眼下就这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放在了面前,一览无遗。
林敬轻声笑道:「这是儿臣在石景山闭关所得,其中有些地方不甚成熟,儿臣也不准备在全天下推广——准备先在山东挑一两个县作为试点,来看看能不能有个好的结果。」
当听到林敬这么说,崇祯心中疑惑尽去,也开始认真地细看了起来,认真地揣测里面的条条款款是否具备可行性。
可是等他仔细思考了一遍之后,却发现它们似乎在理论上真的可行,至少能说得通。
「为什么只在一两个县推广?朕看里面很多措施,似乎可以放在全国。
「启禀父皇,父皇心里装得是天下九州万方,可是儿臣却不能也不敢这么想,眼下很多事情都要一步步来做,儿臣步子虽然迈得大,可是心里要做到有数才行,若是只在一两个县里推行,即便出现一些问题,都可以及时进行控制。可一旦放大到全国范围内,只怕要出大乱子,到时候反而会导致好的政策夭折掉。」
林敬恭敬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可是知道这里面的反面案例,当年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跟这一点也有很大的关系,青苗法也好,免疫法也好,初衷都是为了解决弊政,减轻百姓的负担,可是正因为没有控制好一开始推行的规模,反而被对手大肆利用,导致新法失败。
因此,对于林敬而言,他根本不会求急也不会求快,哪怕老老实实在山东扎根干个五年又如何?只要能够稳住局势,迟早这些努力都会转化为最深厚的底蕴。
崇祯皇帝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林敬,年纪轻轻做事竟然如此沉稳.......若非是他看着从小长大的儿子,皇帝还真有
些不敢相信这是大明朝的太子。
「你想得确实很全面,那你希望朝廷怎么支持你?」
「回禀父皇,儿臣希望父皇能够恩准将山东设为特别行省,改变其地位,以便于儿臣后续的改革。」
在这个问题上,崇祯不由得犯了难,他自然能看得出来,一旦新政在山东全面铺开,到时候山东几乎在各方面都与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几乎形同于国中之国。
「这件事,容朕先想想,明日朝会之后,先拿给几位阁老们看看吧。
「是,父皇。步
林敬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早就能猜到崇祯皇帝会在这件事上持保留意见,倒也并没有真正感觉到失望。
.....
次日,崇祯皇帝在平台上召见了内阁诸位辅臣,并京城正四品以上的官员进行议政,这也是大明朝一直都有的优良传统。
其中第一件事便是同建虏的议和事,尽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可毕竟从来没有在公开的场合说明过,因此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便都转移到这件事上来了。
说起来,对建虏是和是战的争论,几乎从清廷立国之初就已经展开,早年间是杨嗣昌等人坚持议和,而卢象升坚持继续作战。后来二人都死了以后,大明朝国事颓唐,松锦之战大败,对义军也屡屡失败,才让崇祯皇帝终于希望实现议和,派遣陈新甲前往,却没有想到最终陈新甲议和事泄密,导致陈新甲被斩,议和彻底断绝了希望。
等到林敬接连几场胜仗打下来,也让许多明廷上下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那就是不议和,直接消灭建虏。
直到林敬在内部同样说明了明军的伤亡之后,这股声音才逐渐小了下去,可是他们依然抱着倔强的骨气,坚决主战。
「臣等恭请陛下斩去妄言议和之辈,还请陛下一举荡平敌虏,还天下之太平。
「臣等亦认为议和不可,就算暂时打不过,咱们可以慢慢打,可是一旦议和,那是在打老祖宗的脸!」
「没错,陛下,速速斩杀妄言议和之辈,我大明定当
前赴后继,彻底打败建虏。
朝臣们果然开始了全方位的争执不休,他们时而攻击内阁,时而攻击礼部和兵部,甚至还有些时候阴阳怪气地攻击林敬,在这些人看来,我铁血大明何时需要过和议?
你说隆庆封贡?听到没有,那可不是议和,而是封贡。
面对这帮子逐渐开始胡搅蛮缠的言官们,崇祯皇帝也不由得感觉有些头疼,他很快便望了一眼兵部尚书张国维,示意对方赶紧出来开口。.
兵部尚书张国维拱手道:「回禀陛下,还有诸位臣工,我大明眼下到底要不要与建虏签订和议?关键不在于建虏,而是在于我们,到底还能不能继续打下去。」
「倒请部阁大人指教,我大明富有四海,如何不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