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崇祯下旨以后,陈演算是失去了最后一线生机,而往日里那些被压下去的弹劾的奏章,很快就如雪花一般飞向了都察院,几乎人人都在高喊着与陈演势不两立,甚至里面还包含着陈演的亲家薛广也上了弹劾的奏章。
“该杀!此贼着实无耻!”
“哼,此贼平日里就劣迹斑斑,为何朕从来没有听说过?”
崇祯皇帝脸上带着几分怒意,望着站在面前的王德化与骆养性二人,顿时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说起来厂卫是皇帝的爪牙,可是在有些事情上,这些爪牙就好像没了耳目一般。
可是在崇祯发火的时候,二人也是一肚子委屈,过去何尝没有向崇祯奏禀过陈演的黑料?只可惜那时候的崇祯一味偏听偏信,根本不将放在眼里,反而使得陈演常常在二人阴阳怪气一番,有意折损厂卫的颜面,因此长期以往下去,厂卫自然也就懒得继续呈递了。
不过眼下皇帝既然问起来,身为锦衣卫的骆养性自然要率先背锅,他跪在地上老老实实地说道:“回禀陛下,臣罪该万死......”
王德化也连忙跪了下来,哀声道:“陛下,奴才着实罪该万死......可是奴才也有话说,那陈演鼠辈屡屡口出狂言,声称奴婢等都是阉竖,若是再不知好歹,他便....…”
“他便如何?”
崇祯的声音阴冷无比,让王德化的身子不由得微微一抖。
王德化连忙道:“他便要效仿当初诛杀阉党一般,将奴婢给诛杀了........”
“放肆!他实在是狂妄!”
崇祯再也忍耐不住内心的怒火,一边来回走动着,一边大声地辱骂着陈演。
“他以为他是个什么东西?若不是朕,他只是一条狗而已!朕给了他官职,朕给了他期望,可是他就怎么回报朕的?”
良久之后,等到崇祯的怒气发泄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说说吧,陈演跟晋商到底是怎么回事......”
尽管林敬所呈递上的奏折中有关于陈演勾结晋商的原委,可是崇祯皇帝依然有些疑虑,便希望从锦衣卫处了解到一部分实情。
骆养性微微低头,拱手道:“回禀陛下,臣不查还不知道,一查却是心惊胆战,其中所涉及到的事情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崇祯皇帝微微沉吟了一番,沉声道:“如实说来。”
实际上,陈演同晋商的勾结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从明中期开始,晋商就已经开始在不断地向朝廷内部渗透,甚至还培养出了像张四维这位内阁首辅出来,由此可见他们本身的势力已经到了非同小可的地步。
当然,这一切都跟明廷针对工商业的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只知道所谓的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可实际上随着明朝工商经济渐趋成熟,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使得商人逐渐开始尝试介入政治,并且会利用这种方式来考虑到他们的商业利益,从而士大夫与商人大量合流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绅商阶层。
而在这种环境下,曾经流传千百年之久的抑商政治文化出现了相当大的松动,明朝中晚期的商业发展逐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意义,即商帮。ωωw.cascoo.net
商帮的出现不再是单个商业资本零星分散的运作,而是结队成帮,趋向集团化发展,而它们的发展天生会以同乡同业的关系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一个个个纵横连接、网络贯通的地域性商人集团,其中晋商的出现便是基于这个社会基础。
当然,晋商的兴盛则是跟大明的“开中制”的实施是分不开的,所谓的开中制度即朝廷为了支援北边边军的物资需求,特意实行的一种官盐行销政策,该政策吸引商人纳粟于边,官给引目,支盐于坐派之场,货卖于限定地方,实现官商两利。
由于食盐本身的暴利特殊性,其贸易完全是垄断性质,一旦商人从朝廷手里获得了官盐的专卖权,等同于直接无视市场和竞争而获得了一个巨大的聚宝盆。
同时,地处北疆、极临边地的山西在开中制的政策条件下无疑具有极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毕竟它靠近偏关、大同乃至于宣府,再加上大同和宣府重要的位置,驻扎的军队数量极多,因此所需要提供的物资几乎是九边之首,商人向其地报中纳粮所换盐引数目必然最大。
此外,山西本身拥有河东盐池,本身就是产盐重地,再加上农业条件也非常不错,自然成为了边关粮储、输粮以及屯盐的基地,而晋商便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得到崛起,吃到了开中制度下的一块大肥肉。
随着骆养性的娓娓道来后,崇祯顿时惊奇道:“既然晋商都赚到了这么多的银子,为何还要通敌?”
的确,通敌卖国不管怎么说,可都是天大的罪名,这帮子商人放着好好的买卖不做,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呢?于情于理都似乎有些说不通。
“回禀陛下,因为在晋商里面,除了这么一支盐商集团以外,还有另外一支旅蒙商帮,他们虽然也是从盐商里衍化出来,可是这些人才是通敌的主力。”
骆养性继续介绍道,原因其实还是出自于山西特殊的地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