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对防疫局的打造上,林敬怀着很深的期待,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代里情报工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无论是大明,还是满洲和李闯,都十分重视这一方面的建设。
像大明就不用说了,厂卫横行天下,上到朝廷文武百官,下到乡野普通百姓,都处于他们的监控范围内,权力滔天,不过问题在于自从崇祯继位以来,厂卫也基本上给废掉了一半,特别是锦衣卫,长期受到东厂节制,自身势力严重下降。
至于后金同样喜欢使用间谍,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培养间谍,在关内关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谍报网,像‘奴酋最狡,善用奸细’‘其用计最诡,用财最广’‘奴最工间谍,所在内应’等等,都是形容后金用间的手段,而正因为拥有发达的谍报网络,明廷的一切都尽收后金眼底,整个战争处在敌明我暗的态势之下。
如今后金的间谍在关内数不胜数,京师、南京、山西、陕西、登州、天津、苏州、杭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后金间谍在频繁活动,相关关隘、要塞的地图、资料被后金不断获知,因此每后金军入塞之时,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除了明廷和后金以外,如今的闯军也建立了专门的谍报力量,主要由飞虎将军刘体纯掌管,负责军队的间谍和密探工作,形成了大顺军中的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军事组织,不过该组织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番号,只是叫做小刘营,来区别刘宗敏和刘芳亮所率领的军队。
根据林敬的了解,在原本历史上,李自成在进攻京城的过程中,他们的密探早早就在京城潜伏了下来,有密探打扮成上京举子、以及一些贿买文武官职的各类人员,还有江湖术士、杂耍艺人、难民乞丐、和尚、道士、尼姑……
这些密探在京城同样构建了一张谍报网,使得京师守军的虚实尽数落入了李自成的眼中,而且这些密探还四处散播谣言,扰乱人心。
可以说到了如今,明廷的谍报力量反而是这几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当中水平最低的,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林敬不是不想在原来的锦衣卫基础上进行改造,可是锦衣卫本身历史太过于悠久,内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再加上东厂和皇帝对锦衣卫的压制,使得林敬很难在锦衣卫内部做出改变。
因此,林敬只能寄希望重新创建一个谍报组织,在吸纳东厂和锦衣卫优秀人才的前提下,能够轻装上阵,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去展开目前的谍报工作。
而作为防疫局目前的首领,李若琏作为朱慈熄挑选出来的人才,本身才干能力也十分突出,他原本是万历戊辰科武进士,后来加入了锦衣卫,却成为了锦衣卫的一个异数,原因就是此人执公秉正,为人正直。
“启禀千岁,眼下我防疫局下属各处基本上已经上了正轨,一方面防控瘟疫,另一方面便是监察文武百官,目前初有成效,还请千岁鉴之。”
朱慈熄微微一笑,道:“成甫,当初我将你从锦衣卫里面调出来,让你从头开始做起,你可曾有过怨恚?”
“臣绝无此想法,若是只为官职,臣当年也不会做出那般选择了。”
李若琏微微低着头,他的声音十分坚定,只是到了后面却又慢慢流露出些许苦笑的味道,很显然往事让他记忆颇为深刻。
林敬心中一动,他明白了李若琏所说的意思,因为当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即锦衣卫里有人抓获了一名木匠,经过审查发现是袁崇焕从辽东派到京城的细作,而后来一次审问中,正好是李若琏来主审,他对此事颇为怀疑,认为袁崇焕有别的更加可靠的亲信在京城,根本没有必要找这么一个木匠做内奸。
后来经过李若琏细细查问之下,才知道那个木匠是被酷刑拷打之下,才被迫声称自己是袁崇焕的奸细,因此李若琏便将木匠的口供上报给了崇祯,但崇祯皇帝对此还有疑虑,于是勒令再审,将此案交予锦衣卫刘侨。
后来经过刘侨审问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得到的口供居然跟开始的时候一样,于是刘侨将木匠为袁崇焕细作的事情再次禀报给崇祯皇帝,使得崇祯皇帝大怒,将李若琏连降两级,贬为普通锦衣卫。
林敬轻轻叹口气,他没有说当年这个案件究竟是对还是错,毕竟袁崇焕已经死了十几年了,道:“成甫,眼下防疫局在京城做得不错,但是咱们的力量还要继续走出去,至少直隶、天津、河南、陕西这些地方也要开始铺起来,另外我希望你能够组织人手,专门从事反谍工作。”
“千岁,您是指东虏和流寇?”
李若琏为人十分机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的脸上带着几分为难之色,道:“千岁,眼下防疫局终究是刚刚起步,光靠从东厂和锦衣卫调配的那点人手,只怕是很难完成.….....臣绝非推诿,只是怕误了殿下的事情。”
林敬微微一笑,道:“钱的事你暂时先不用担心,我这边会继续给你提供一些资金,至于人手方面倒是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全部指望锦衣卫和东厂来提供人手,必须要定期不间断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自己培养?”李若琏若有所思。
“没错,我准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