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宋奶奶从外头把这些该祭拜的都祭拜完后,回到家,宋冬菱都已经将年夜饭准备的七七八八啦。
不怪她时间长。
这过年的流程就这样,村里的人都去祭拜,人多,外加都是熟人,有的家长起不来还使唤小辈去,或者为了节省时间,就跟小辈们分着地方去祭拜。
而这路上或者庙里就会偶遇到从外归来的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又或者是不怎么熟悉的小孩子们。
大家伙就会开始八卦起来,问问这个,问问那个,想认认人,总得知道这些小年轻都是谁家的。
中年人则是认识的多些,但是有的好几年不回来的也有的,难得见到的,都必定站着说会儿话。
反正祭拜中途也不能那么快走,需要等一会儿的。
大家就会聚在一块聊聊天,一聊起来总会舍不得走,总得把这个话题聊完,也总会意犹未尽的。
所以自然会耽搁些时间,全套走下来都快中午啦。
宋冬菱就着老式的咸味的糕切了切,煮了咸年糕吃,加点青菜和肉片丸子啥的,这滋味也是没谁了。
晚上,不对,应该说是下午还有一大桌年夜饭的,所以中午吃点软和的汤汤水水好消化的东西就很好,不能吃的太饱了容易撑坏肚子就不好了。
宋奶奶一回来放下最好的祭品,就喝了口茶水,聊了一路上,嘴巴都说干了,实在太累人了的。
但也高兴。
她一回来就先对着院子里头择菜的宋爷爷说道:“……今年大胜也回来了哟!好几年都没见她了,又胖了不少,听说又生了个闺女,送给了她没得生的妹妹养了的,老曲他的那大闺女也回来了,这出国上学好几年了才回来这一次,之前是会也是会他们城里租的房子,就没回来咱们这儿!”
宋奶奶一本正经地说道:“还得是大家伙都说他闺女别是忘本了,忘了老祖宗的根了才不愿意回来,要不然也不能够回来几次了也不回来咱们这一次的,好在今年是回来了,但是也有不少人说。”
她直说不少人直问那孩子是不是外国好一些啊?是不是嫌弃村里又穷又落后的啊,还有人摆谱教育人家,说做人可不能完本的,老祖宗的根在这儿。
宋奶奶看了八卦,很是新奇地说道:“你是不知道,那丫头给激动是,对着一群人要通骂,不情不愿地闹着要回去外头的家,还说咱们这儿不是她家!”
这一场给闹的,她说刚刚路过这孩子还在自家闹着呢。
宋爷爷虽然没出门,但是村里的八卦也知道的七七八八了,他也全程配合,该惊讶的表示惊讶,该摇头的表示摇头,偶尔还啧啧称奇了的感慨。
几十年老夫妻,自然都是这一套的流程来着。
宋冬菱看见这场面如前边十几年都没有半点差别,每年都是这样,她也半点不会嫌弃腻烦的呢。
平平淡淡就是幸福啦。
她也等年糕汤煮的差不多了,才招呼爷奶说道:“先吃午饭喽!边吃边聊!这年糕汤可好吃了呢!”
宋冬菱这么一招呼,二老立即就起身过来了。
老人家没别的喜欢,这些老菜式老糕点最喜欢了。
特别是这年糕汤。
香喷喷的,口感还软乎,这边的年糕是大米和萝卜还有肉做的萝卜糕,统称是年糕罢了,吃起来也是软乎乎的很好消化,嚼到肉的地方就得香一下。
二老都连着吃了两大碗,把浑身都吃热乎起来。
这下满足了。
宋冬菱就笑着问到:“怎么样?好吃吧?那边还有,回头等过年东西吃腻了,其他的吃不下,我就给你们俩做这个,这个倒也方便的很呢。”
到时候这萝卜糕还能煎,也能炸,煮汤是二老最爱。
每年都做不少,可以把二老给吃满足了,以至于一年都不会再惦记着想吃,之前宋冬菱让二老最少点过,想吃的时候平常也能做,毕竟现在不像以前,家里穷,买不起原料,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
这平常做了也能吃的上,这样就不会总惦记着。
二老那会儿却不约而同地都表示不做,还笑呵呵说道:“做人嘛,总得有些盼头,一年吃一次才香,天天吃,就不香了,这一年一次吃才香!”
宋冬菱听见这话都呆滞了,但是不得不爱,二老虽然不识字,但是生活总会教你悟出点大道理。
她自此就再没有提过这个,等过年的时候就让他们俩吃个过瘾,也是李家默认的一个过年流程啦。
宋冬菱吃的快,她就吃一碗,不是不好吃,只是吃不下,做饭的人等忙活完基本就没啥胃口了。
她吃完还惦记着干活的,还得忙活年夜饭的菜色。
那些个卤味已经全部卤起来了,正咕噜噜地冒着热气。
宋冬菱的卤料准备做个卤味拼盘,每种东西都不多,但是种类多,加起来就不少了有个一大锅的。
什么牛肉啦,猪大肠啦五花肉猪心猪头肉啦,还有鸭腱鸭肠鸭心鸭脖子,鸡爪鸡肝,这些加起来就是满满的一大锅啦,很是能吓唬人的感觉。
但是这东西可以放冰箱,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拼个卤味拼盘,摆起来也是好看,又方便吃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