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白杆兵> 第二百零四章 攻打喜峰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四章 攻打喜峰口(1 / 2)

九边之所以戒严,就是因为马万军在批准送给袁可立火炮的时候写了一封信,告诉他鞑子之所以进关就这么几招:

第一,会派奸细侦察火力情况,兵力部署情况;

第二,会让汉奸带领的乔装打扮的鞑子进入到城内,在攻打的时候,会里应外合,很容易攻破关城;

第三,鞑子盯着还是张家口与山海关之间这一带的长城关口,所以一定要派重兵进行把守;

第四,积极的防范,应急预案,万一哪个关口被攻破了,当地的百姓怎么样以最快的速度进到城内;

第五,京城的南北两个大营,必须要好好的整顿才能保证京城的安全。

第六,可以安排辽东的一位总兵驻守山海关,必须有一万可以机动的骑兵。

袁可立接到书信以后,立即着手安排一系列的措施,因为他也知道鞑子进攻一般的都会在每年的秋季,这样鞑子掠夺的粮食是最多的。

但是袁可立也没有预料到,鞑子会出动这么多兵力。

皇太极,正在大营里面焦急的等待奸细的汇报,耐心等了三天,也没有人汇报。

范文程说:“皇上,我们就不要等了,很有可能是被困住了,或者说被抓住了,这每天十几万人的吃喝,包括马匹的粮草都是很大的开支。”

皇太极也沉不住气了,命令五十名鞑子的夜不收近距离去观察喜峰口明军的防备情况,另外向西再看看有没有可以突破的关口。

这些鞑子骑着快马,快速的前往喜峰口。

自从喜峰口戒严,所有巡逻的士兵都擦亮了眼睛,每个人都小心的戒备,对长城外所有的动静都很敏感,

驻守喜峰口的将领叫曹军。

曹参将把自己的千里镜,也交给了巡逻队,要他们每天换班的时候,都在那个巡逻的百户身上挂着,要时时观察,草原上的动静。

当着五十个鞑子进入喜峰口五里的范围内就已经,被为首的百户用千里镜看到了,这些人的装扮不是蒙古人,很可能是女真人,于是他立即命令一个士兵前去报告,然后让人敲响警钟。

急促的警钟,立即让关城内所有的百姓都感觉到恐慌,大营里的士兵携带武器前往北城墙。

守备府里的那个曹将军,立即带着护卫快马加鞭前往北城墙,到了城门楼子一看已经上来了两千多兵力了,对于士兵的反应速度还是比较满意的。

巡逻队百户报告说:“启禀将军,我刚才发现了建奴鞑子有五十多人,可能是来侦查的。”

曹将军把千里镜拿过来,仔细的向外面看着,只见有50个鞑子头上戴着像避雷针一样的铁盔,快马加鞭正在向关墙奔来。

他立即命令火炮手进行瞄准,只要鞑子进入射程就开炮干掉他们。

然后他又向远方看一看,没有看到鞑子的大部队就知道,敌人肯定是藏在哪个地方,但是他又不敢出关把这五十个鞑子给灭掉。

一名千户提醒道:“将军,我们要不要燃起烽火寻求支援?既然鞑子的夜不收进来侦查,就说明他们大部队离得不远,这一次鞑子入侵可能是真的。”

曹将军点点头,命令士兵燃起烽火狼烟。

喜峰口的烽火狼烟,几十里外的皇太极都看见了,就知道自己派的队伍,是太不小心了,已经被明军发现了。

于是命令部队不再隐藏,全部倾巢而出,在喜峰口外,十里的地方在进行扎营。

他相信自己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碾碎所有的绊脚石,他命令阿敏带领一万正白旗士兵和三万蒙古骑兵,前去攻打龙井关、洪山关、大关口。

皇太极是想快速攻打下关城,在辽东的兵马来之前,进入京师范围,这样即使面对辽东的兵马,在平原是他们也能快速撤退,如果被辽东的兵马堵住这里就麻烦了。

不管是东面的铁门关、青山口、界岭口、山海关,还是西面的龙井关、洪山口、大关口、一直到古北口的长城要塞,全部燃起了烽火狼烟。

还是附近的迁安、蓟州镇、遵化、三屯营、蓟州、三河、通州等城市看见狼烟之后相互转告,

很多的农民舍不得家里的粮食,就不愿意逃走,但是更多的人宁愿把家里的粮食埋进地窖里,也必须要逃跑开始转移,没有逃跑的村民,看着大家都跑了,这也沉不住气了,就把粮食埋下地下,也开始逃跑。

一时间,老百姓全部涌向京城,逃难的队伍越来越长。

山海关的守将点燃狼烟之后,立马命令去禀报蓟辽总督高第和熊廷弼以及袁崇焕。

京城这边的兵部里袁可立已经得到了汇报,立马马命令传令兵前去大同、宣府、山东、河南、石柱等地下发勤王命令。

另外,又安排传令兵快马加鞭要求辽东的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京城。

整个京师北部都开始进行了慌乱的逃难。

皇太极这时已经在喜峰口关城,五里之外扎好了大营,令人把他带来的两百门火炮推了出来。

这边的曹参将通过千里镜一看就知道坏了,没想到敌人竟然这么多火炮。

立即命令夜不收,再去京城求救,向兵部汇报说必须保证这边的安全,敌人有两百名火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