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逆天换明> 第四百五十五章 辽镇官兵各有所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五章 辽镇官兵各有所想(2 / 3)

,已经半个月时间过去。

终于,在方正化的不断督促下,以及卡在觉华岛的粮饷,一万辽镇官兵,还有他们的家卷,登船出发,直向辽南而去。

“一次载运四五万人马,东江镇的水师的实力已经强大到如此程度。”黄得功凑到何可纲旁边,发出由衷的感慨。

与黄得功一起凑过来的,还有两名将领,他们都是辽镇中的边缘人物,与祖家没有什么关系。

何可纲笑了笑,说道:“建虏绕道入关时,东江镇便能跨海转运数万人马,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如今,快一年时间了,实力又有增长,也没什么奇怪的。”

“三年平辽,东江镇敢向朝廷如此保证,显然是很有信心的。”大胡子军官缓缓说道:“咱们还是幸运的,能参加大战,分润些功劳。”

疤脸军官咧开嘴,嘿嘿笑着,说道:“不管怎样,咱们也算是脱离了辽镇。朝廷再降罪责罚,也与咱们没关系了。”

何可纲苦笑了一下,这件事情说起来,脸上也没什么光彩,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耻辱。

“何副帅被安排给郭大靖当副手,那祖帅就应该是毛文龙的副将了。”黄得功猜测着说道:“这样说来,以后就不会有辽镇了。”

何可纲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朝廷的意思还没有如此明确,祖帅才心存幻想,以为还会保留辽镇,以平衡辽东的军力。”

“难道朝廷不会有此想法?”大胡子军官沉吟着说道:“让东江镇一家独大,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何可纲嘿然一笑,说道:“在某看来,朝廷即便有此想法,也不会认为辽镇能够平衡东江镇。实力上的差距,已经很明显了。”

这又是灭自己威风的话,可在场的将领却很难否认。

何况,朝廷已经先行削弱了辽镇,把数万人马调回了关内,加强关门和蓟镇的防守。

当然,朝廷针对的可能就是祖大寿所率领的部队,主要就是原来驻防在锦州的人马。

而在辽镇中,形成明显军头倾向的,也就是祖家军。其他势力弱小的军头,朝廷恐怕不放在眼里。

也就是说,祖大寿寄希望于朝廷态度的转变,能给他和祖家军留下一条生路,却基本不太可能。

黄得功眨巴着眼睛,说道:“如果是合并的话,咱们想继续统领原班人马,恐怕就不可能了。”

“打散重新编制吗?”疤脸军官皱着眉头,说道:“就算辽镇人马不擅野战,据城防守还是很厉害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不就是明证?”

吹着吹着,连自己都信了。两次所谓的大捷,虽然守住了城池,但也将辽镇官兵的怯战,表露无遗。

“重新训练是肯定的,是不是全部打散,还说不好。”何可纲缓缓说道:“毕竟,不论是战术打法,还是武器装备,东江镇都与我军大不相同。”

伸手指了指远方,何可纲继续说道:“很快就会有分晓,咱们这艘战船便是前往盖州,前去拜见郭帅的。”

黄得功沉吟了一下,说道:“到时候,还请何副帅尽量争取,不要打乱编制。将不知兵,也不是什么好事。”

何可纲点了点头,可心里也知道希望不大。虽然是根据自己的猜想,但东江镇恐怕会担心辽镇人马的战力,根本不敢放心使用。

“不管成不成,能让士兵们有个好待遇,家人能好好生活,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了。”

何可纲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说道:“只从东江镇的优军政策上看,已经是做得很好了。”

在辽镇的普通官兵,且不说粮饷拿不到全额,伤残战死的抚恤更是差劲,根本无法与东江镇相比。

从何可纲的心理角度,他是希望手下官兵能有好结果的。

同时,他也知道,在这样的优待政策下,辽镇的中下层官兵,对于两镇合并,应该是举双手赞成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凡有上进之心,想着建功立业的将士,对于加入东江镇,也是乐见其成的。

而他们这些将领前往盖州,剩下的普通官兵和家卷,则将坐船直接前往庄河地区。

安居才能乐业,把家卷安顿好,官兵们也才能放心。郭大靖很人性化地给了辽镇官兵半个月的时间,完成安家工作。

半个月后,辽镇官兵将集结并投入基础的训练,为期一个月。之后,他们将被分散并入东江镇各协,开始正式融入东江镇。

何可纲等将领,则将提前进入东江镇军队系统,一边学习,一边在日常训练中掌握并熟悉东江军的各种战术打法。

官和兵的分离操作,应该是最快也是最稳妥的作法。

安家之后的辽镇官兵,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享受到了东江军的待遇,也为了家人,也不会有闹事哗变之举。

而相对于何可纲等人,普通辽镇官兵对于前往辽南定居,以及可能的合镇,几乎没有抵触情绪,反而是很期待,并充满了憧憬。

在宁远,就指着朝廷发放的那点粮饷,并不足额,只能勉强养家湖口而已。且宁远的周边很狭窄,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供耕种。

“军属可领一些免赋田,多领的田地也交很少的赋税。有三五十亩的话,一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