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纷飞的日子,五丈村来了不速之客。
一位文士与一位剑客跌跌撞撞,互相搀扶着入了村。
两人满身泥泞狼狈不堪,顶着风雪敲开了村民的家门,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村长家。
这两人一个名文舒,一个名申吴,是胡国世子朝的门客。
过了一会儿,村长家一番鸡飞狗跳。有人跑进厨房烧水做饭,有人外出找人。
又过了一会儿,文舒和申吴简单洗漱后换上新袄,也吃上了热饭。
为了招待贵客,村长特意让家人拆了一整只风干鸡。
骨架拿来熬汤,肉放在锅上一蒸又香又鲜。汤里加了菌菇增鲜,软滑可口。黍饼用油煎两面,香酥可口。外加一盘油炒黄芽菜心。
虽说只有一菜一肉一汤,放在这个世道的农家里,却是少见的奢侈。
若非这两年村里境况改善许多,村长家也拿出这些来招待旧主。
文舒自称文上大夫的孙子。
村长没见过他,但他身上的令牌应该无法作假。既是文家来人,那便是村长家的旧主。
文家没给过村长家恩惠,道义上来说村长可以不认他。
但是这个年代,百姓对管家有着天然的畏惧和向往。
村长几乎毫不考虑就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
若是在都城,文舒可看不上桌子上摆的这些食物,可是现在......他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木碗,鼻头一阵酸痛。
为了躲避郑军的追索,他们已经三天三夜没怎么吃东西了。
坐在文舒旁边的申吴比他更没有形象,一手汤一手肉,巴咂巴匝地咀嚼,鼻涕眼泪都流出来也顾不上擦。
文舒斜了一眼申吴,咕嘟嘟大喝一口,整个身体立刻就舒爽起来,然而他脸上的愁容却化不开。
他为何愁苦?只因他们是从都城难逃来的。
此话当从文上大夫,也就是文舒的祖父说起。
当年文上大夫在朝堂争权失败被对家陷害,好在国公念旧只将文家贬为庶民,抄没了大部分家财后还给文家留了一点。
在这个年代,离开都城就意味着离开了权力中心。文家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甘于平庸。
靠着手里的积蓄,以及文家藏在暗中的钱财,文家依旧坚挺地在都城活跃着。
其实文家赖在都城也是为了保命。
文大夫主政多年,树敌颇多。一旦他家离开都城,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晓。
多年折腾下来,文家的努力果然见效,把文舒这个孙子送到了世子门下。
胡国世子朝是胡国公与郑姬唯一的儿子,将来必承国统。到时,文舒便有从龙之功,文家重入朝堂之日可期。
近两年郑国公歇了战事迷上了炼丹,胡国终于可以松下来喘口气。
今年郑国公还派人给胡国公送来了炼制的金丹。
见了郑国的金丹,胡国公与众卿更是放下心来。
滑国这几年有些蠢蠢欲动,国中正为此事烦恼。朝中商议后,把国中大军全部从郑国边界撤下,换到了与滑国相接的边界。
此事已经过去半年了,大家相安无事。谁能想到突变就在三天前。
郑军突袭胡国。
由于边境无人,当胡国朝中知晓此事时,郑军距离都城只余十里。
仓皇中应战,城中兵士不足三百,其余皆为平民百姓。
城中没有适合守城的大将,国君亲自登上城楼指挥。可惜连一个时辰都没撑到,城门便以告破。
胡国公被杀,郑姬拼死保下世子朝。之后,郑姬更是想法设法将世子朝送出都城,随后便当场自刎于城门之下。
来不及悲伤,世子朝被众门客侍卫簇拥着狼狈逃跑。为了甩脱郑军追踪,他们丢弃了马车,还有门客自愿做诱饵误导郑军。
胡国,弹丸小国。
国中只有两座城池,一为都城,一为坂城。都城已破,坂城自不会幸免。
天下茫茫,世子朝一行人去无可去。
世子朝问计众人:“天下之大,何处可去?”
众人不言,于是文舒大胆提出了建议。
文舒祖父的书房里挂着一副《胡国堪舆图》。祖父曾指着这幅图指点江山。
文舒也是那时候知道了在坂城外名为五丈村的野人村落旁还有他家的一处房产。
文舒没来过温泉山庄,只记得地图上的大致位置。
他们不敢走大路,只能翻山越岭,哪里偏僻走哪里。
雪下了三天,他们走了三天。
出逃太过匆忙,他们只带了一点口粮,还好有雪水充饥,最后几乎是全凭求生本能才坚持下来。
但他们还是迷路了。不知怎地逃进了小昆仑山里。
文舒和申吴本在前面带路。由于积雪覆盖了前路,他们一脚踩空摔下了山。
也亏了雪层够厚,他们一路滚下山竟是没有大碍。还因祸得福,在山下找到了通往村子的小路。
这番经历堪称死里逃生。
然而世子朝和其他人还被困在山上,也不知他们会不会顺着他们摔下来的痕迹下山。
可外面的风雪很大,痕迹很快就会被白雪覆盖。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