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雨兼程,二月下旬,徐月一家在走错三次路的前提下,终于横跨渤海郡,来到了它最东边的港口——易京。
这里的人说方言语速很快,有时连徐月都听出不出对方说了什么。
好在一家子学习能力不错,基本交流还是没问题的。
有徐二娘做的假户口本在,一家子接连顺利渡过好几个关卡,别人问要去做什么,统一口径都是回复对方:我们要去奔丧。
这年头不远万里前去奔丧是一件值得夸奖的善事,守卫们基本都不会继续盘问下去。
易京是坐繁华的海边城市,这里有港口,上面停的船却很少。
一眼能够看到的,不是官船,而是私船,多为当地世家豪强用来运送货物的货船。
最大的船,船身长60步(两足一步,一步一米三,约78米),宽十步(13米),共三层,上面立着一面鲜红旗帜,上写着“公孙”二字。
徐月记得三国时期,吴国战船和规模最庞大,光小船就有数千只,其中最大的战船有五层楼,长120步,开四门,能在船上走马车,能载2000余人。
这规模,堪比现代小型战舰载量,可见古人智慧。
一行人在易京找了一家官方驿站住下,就兵分三路行动起来。
徐大带着徐二娘出门打听大船信息,王氏留下在客栈收拾打点,看着王家姐弟的同时,同驿馆里的商贾探听海上的情况。
而徐大郎徐月兄妹俩,则跟着王大有一起,牵着还没坐热乎的牛车,前往东市,准备贩卖。
易京靠海,畜牧业是短板,牛马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之前王氏花近九千钱置办下来的牛车,在易京市场上,随便有人开价都是一万起步。
特别是徐家的大青牛,收拾得又干净,看起来也壮实,面貌也属上佳,在一众歪瓜裂枣面前,格外突出。
有位前来采办的大户管家,出价八匹绢布准备换牛和车。
绢是比帛更细密且有色彩的布料,比丝帛更好,一匹绢布大约1500钱,八匹绢相当于一万二千钱,于是徐月就拍板卖了。
这一路上徐二娘就给大青牛喂些草料,值不了几个钱,这么一算,白坐了这么久牛车不说,还能另赚三千钱,简直不要太划得来。
王大有肠子都晦青了,只恨自己之前没跟着王氏,咬咬牙也置办一辆。
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徐月抱着新鲜热乎的八匹绢布总算明白到了古代商人为什么会冒险前往各地做生意。
因为这简直就是暴利!
不过暴利的前提是要躲过官府层层剥削,还得打得过劫匪,再避开暴雨滑坡之类的倒霉事件,才能把暴利拿到手。
说起来,没有哪一行是容易的。
“我们再逛逛吧?”徐月征询王大有的意见。
她不想就这么回去,好不容易来一趟易京,这里商贾云集,她还想多见识见识。
王大有知道徐家的人都是有些与众不同在身上的,点点头,示意她随便逛,逛一天都没问题。
徐月便把手里的绢布递给哥哥拿着,循着最热闹的地方漫步走去,边走边看看,见识到了很多之前在内陆没看到过的东西。
也由此,窥视到了现在的商业情况。
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货物,分为两类,一种的普通大众的日常刚需用品,如米面油粮、布料针线、猪牛羊等。
还有一种是性价比极低的高奢物件,比如香料、精美的瓷器、珠宝玉石、糖、纸等对工业需求较高的物品。
特别是糖和纸,需要的人很多,买得起的却很少。
因为价格高昂,前来采购的基本都是当地的世家豪强,或是富户。
真正的商人从来都知道,只有赚有钱人的钱,那才是真的钱,平民百姓挤出来的小利与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徐月暗暗把糖、纸、瓷器、琉璃等物件在心中记下,想着日后要是发家致富,就先从这些方面着手。
只要安定下来,给她一个私密空间,她就能做出比现在这些成本更低,质量更高的糖和纸,还有琉璃瓷器。
不过在没有背景的前提下,这些会触碰到高层利益的东西,只能偷偷进行。
所以,是时候好好鞭策阿爹更上一层楼了!
大的不说,先弄个小吏当当,也比做平民好。
看着眼前繁华的街道,徐月已经在心里下定决心,努力赚钱,给阿爹买个官来当。
毕竟,卖官卖爵,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眼看着逛得差不多了,也没什么新奇东西出现,徐月准备打道回府。
但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徐大郎怕徐月被行人挤到,把手里布匹塞给王大有,立马把徐月架到自己脖子上,往一旁退去。
坐得高了,徐月一眼就看到了骚乱中心,那一辆辆鱼贯而入的牛车。
在牛车和一般的不同,上面夹着用木头做的囚笼,在囚笼里,坐着一个个衣衫褴褛的人,有大人也有孩子。
她们十几个人挤在一个牛车上,车板上坐不下,就绑在囚笼外站着,一个个眼神麻木,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