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火之谜(下) -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火之谜(下) -(2 / 3)

然而“梦梦”弹到了曲子最精彩的地方,忽然从琵琶里面掏出了一把匕首,刺向了乾隆,也幸好当时护卫眼疾手快,乾隆毫发无伤躲过了这一击。

“梦梦”见事不可为,转身跳出了画舫的窗户,落入秦淮河里,从此不知去向。

后来调查了才知道,“梦梦”本名徐华兰,是徐夔的孙女。虽然徐夔本人死了,他的家人还是难逃厄运,当初徐华兰的娘是怀着她被充入教坊的。

她刺杀乾隆不只是为父报仇,可能还因为她参与了“反清复明”组织,不然仅凭一个“瘦马”怎么会逃过那么多管差和“粘杆处”的追捕。

满清入关后,发现了汉地的**,从顺治开始就禁除女乐教坊,但一直收效甚微,反而还有人想要恢复唐宋时期那种教坊的规模。

出事后乾隆没有问责卢见曾,卢见曾平平安安得混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告老还乡,过起了隐居生活。

然而到了乾隆三十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这一次没有之前那么快乐,因为江南发生了严重的水灾,造成粮食欠收。

那段时间亚洲的气候都不大好,1770年孟加拉发生了饥荒,本来就减产的粮食因为东印度公司的搜刮,饿死的人就更多了。

治水必然会用到水利,水利工程可是比不小的开销。

经过彻查后1768年两淮盐引案爆发,卢见曾又被抓进了天牢,按罪论绞。

当时纪晓岚也就是帮姻亲卢见曾说了两句好话而已,然后就被发配新疆了,这下没人再为卢见曾求情了。

等他死了三年后才有人给他昭雪,那时候纪晓岚已经从新疆回来编撰四库全书了,它比永乐大典容量还要多几倍,而为卢见曾求情的正是擅长海塘工程的刘统勋。

传统社会对法家没有好感,历朝历代都会结合秦王朝二世而亡的史实给予其非常负面的评价。儒家从孔孟开始就崇尚重义轻利、人性本善,而法家,尤其是商鞅和韩非都是相信人性本恶的。

商鞅重刑轻罪,动辄挖鼻子割耳朵,还曾一日之内在渭水边处决过700名犯人,整条河都被染红了,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让人畏惧才能制止人为恶的心。

韩非是个结巴,他认为君臣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父子之亲,利益所在的地方,人就会忘了好恶,使弱者变强,怯者变勇,勤于耕织者勇于杀敌。

荀子认为: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处于争夺。

表面上看着顺从的人并不是真的顺从,而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韩非认为,为了利益,人们除了争斗外还会合作,为了更大的利益,仇人也会握手言和。

商鞅之策没有给社会留下道德和价值观的选择,一切社会关系都变成了利益与刑法的关系。单纯强调功利而忽略道德会大量释放人的自然和生物**,秦**人为了战功,不仅作战时勇猛,连战俘和平民也杀了,为了获取更多的人头,秦国也因此烙上了永远无法洗刷的“暴秦”、“虎狼之师”的痕迹。

商鞅变法是因为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孝公死后他就没有了靠山,原本他打算连夜逃跑,却发现要住店的时候没有带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按照当时的法律入夜后还在外游荡的人是会被抓的,商鞅这才明白自己变法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秦惠王即位后贵族们要求车裂商鞅,秦惠王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可是变法还是要继续下去。等到了秦昭襄王的时候,秦国已经有一统天下的局面了。

《战国策·魏策四》写了一个故事,秦昭襄王派人对魏国的安陵君说想用五百里地换取安陵。

安陵只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加起来都没有五百里。在战国初期,魏国还是个很强盛的国家,是战国七雄之一,曾与韩、赵一起三家分晋,到了战国中末期已经是个小国了。

安陵君很轻易就看穿了秦王提出的“丰厚条件”背后的阴谋,以秦国的国力和军队,岂是安陵可以战胜的,如果秦国不让那五百里地,那么他会白白赔了安陵,于是安陵君派了一个“老臣”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90多了,比70古稀还要多20岁,对他用刑死得更快,即便他没有荆轲那么大胆,可是他什么都敢说,他对秦昭襄王说“别说区区五百里地,千里的土地也不敢换。”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不过是除帽光脚,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专诸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的时候,白虹贯日;要离刺庆忌时,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现在加上我就要成为四个人了。若士必怒,就要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就像今日这样。”

说完那个老头就拔剑要同归于尽。

秦王这时变了脸色,和唐雎客气了起来,然后韩国和魏国虽然亡了,安陵却暂时得以幸存。

后来荆轲刺杀秦始皇,燕太子也是穿着一身白衣送他的,就像挽歌唱的:风萧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