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山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家族,他们居在巫溪古镇的棺材山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巫溪是长江径流线路上的一处分流支路,两岸崖山接连不断,径流平静,暗底激流汹涌,有句古诗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说的,实打实就是巫溪此地。
大有一种随波而下,一路且看万重崖山连断的壮阔之感。
巫溪古镇的棺材山原本不叫棺材山,而叫巫溪山,居住在此的人,出入就只有一条水路,但说来奇怪,棺材山上的悬棺立满棺材山无从记载,似是一夜之间凭空而来。
棺材山是一条悠长的连山,巫溪从其间划山而出,在这处径流中,抬眼看去,高耸的连山之中尽是悬棺而立。
居住在此的观山人从山上悬棺中得来了秘术天书,通了风水玄学,天星秘术。
在棺山人自己的记载里,天书为幽王当年搜寻天下得来的天书,后在他下葬时,被一个修陵的奴隶盗走,藏在了棺材山的悬棺之内,这毕竟是传说,具体这所谓的天书从何而来,无从追查,权当是这么回事儿。
棺山人便借此得来的秘术在业内小有名声,所谓人红是非多,一些事情就自然而然的找上了门来。
在书中所记内容来看,再结合封羽自己经历,基本上得出了这么一个关于那副狐仙墓壁画的大概过程。
棺山人中,有位极其特殊的存在,他的存在就连降世都不同于他人,这点上在许多地方都有记载,这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此人名无名姓,因是巫溪棺山人,且称之为棺巫溪。
就如诸多历史留证为据,此人的降世被诸多人所看见,天光从天而下,暗夜如昼,场面极其诡异,甚至当时的皇帝以为乃是天降浩劫,大难临头,史书曾写道:“庚子年,天星降世,白夜如常,恐天下祸。”
这一事件被当时许多之人瞧见,那时的狐大仙应该是在众多人之列的,至于他为什么要将此事画在墓中,就又是另一回说法了。
棺巫溪算的上是棺山人中最有话题的人,他一直都是个迷一般的存在,包括那所谓的天女送子图,实则是对其的神话之象,以及那挖山掘陵图,说的正是为寻找那道天光而开山。
...
汉朝年间,二十三岁的外戚王莽入仕,到他升任大司马时,不过年仅三十八岁。汉成帝驾崩,哀帝继位,王莽为新都侯,没过多久,哀帝死,平帝继位,王莽临朝,开始了执掌朝政。
为何要说王莽?棺巫溪出山棺山的一大因素,便是为了辅王莽,《棺山赋》书中所记,棺巫溪乃当世奇人,王莽闻之,多次请其出山,但棺巫溪觉得时机未到,直至王莽临朝。
有古人说,王莽是白帝转世,就是当年汉高祖刘邦做梦梦见自己斩的那条白蟒,王莽篡汉自立,是为寻仇之举。
但王莽之人是个有胸怀之人,他建立新朝后,开始了大肆改革新政,其新政的主要参与和修订者,便是棺巫溪本人
。
在当世,棺巫溪的新政措施不被接受,原因只有以下几点,他的改革内容与时代大相径庭,格格不入。
具体内容还有大致说明,废除奴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不是个好想法,汉朝是封建奴隶王朝,全国人口主要以奴隶为主,自由虽然是奴隶们向往的,可不当奴隶,意味着这些人将没有饭吃,不考虑地主们的想法,奴隶们生活又该如何解决?
第二点为国有化商业,将土地收归了国有后,按人均分配,管控了盐铁酒的买卖,统一了多次货币使用条件,最终导致了钱货价值不抵的结果出现。
最要命的是第三点,试图更改官制官名,这下得罪多数王宫贵胄,彻底没能奏效。
话说这棺巫溪的措施也未免过于超前了些,废除奴隶制度,就是在1923年的今天,也才刚废除了不久不而已,别说其他乱七八糟的了。
棺巫溪确实是个想法天马行空之人,要不是通过书上的了解,封羽甚至以为此人是他的大表舅呢。
汉朝的王莽确实有许多做法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大多来源与棺巫溪,或者这么来说,是棺巫溪反而成就王莽这人,
就像在《棺山赋》记载王莽与棺巫溪这段所写的一句话。
“衡量一个领袖的标准,是看是否会为了地位而牺牲原则,如果为了更高的地位牺牲原则,那就不是一个好的领袖。”
这话看起来倒更像是符合现在军阀混战的局面的,要不是用写在古书上,封羽还以为是那个首长说的话呢。
书中关于关于棺巫溪的记载还有泛泛其谈,多也是些无足轻重之事,新朝王莽被杀后,棺巫溪神秘失踪,下落不明,据说他从王莽的国库内得了一样物件。
早在王莽死前,棺巫溪就与王莽有谈,论起天下大道来。
棺巫溪的理想中,是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天下同乐的文明国都,棺巫溪通晓天文地理,知道了王莽死时会身首异处,问王莽说:“君,是否惧死?”
王莽回:“死?何惧?惧天下之乱,惧百姓之苦也。”
棺巫溪知道他的措施不会成功,不是时代造就英雄,而是时代泯灭了英雄,要放在民国的现在,棺巫溪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