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了,皇甫淳近期几乎把乘坐火车变成跑月票了。他刚刚返回京城,就接到了一个活儿,马家兄弟中的马叔平找上门来了,约他一起去上海。
“去年底,在浙沪那边出了一件大事!《汉三老讳字忌日碑》你知道吧?嗯,这石碑是在余姚出土的,那时,太平军还没有攻到江浙,这碑是归余姚周某,后来,这碑为了避战乱,转辗到了江苏丹徒陈家藏匿,可是没想到,这陈家的后人要将这块古碑卖给日本商人……”马叔平一见面就说起了石碑的事情。
“这个事情我在报上看到了,不是你们西冷印社的同仁在集资募捐,准备买下来吗?那个日本商人好像也没有坚持强买吧?”皇甫淳淡淡的说道。
这个事情皇甫淳其实是与吴俊卿的往来信函中得知的,为此,皇甫淳还给吴俊卿汇去了一百块银元,作为一个非社员的朋友,多少算个心意吧。当然,最后那个事情到了什么程度,皇甫淳并没有去继续关注,对那个印社,皇甫淳很尊重,很欣赏,可要他像一群闲云野鹤的文人那样去加入,皇甫淳可是没有兴趣。
说起这西冷印社来,许多人都有个误解,以为是印刷书籍什么的,实际上,这里的“印”字是指刻印、印章,而最早发起的四个人全都是金石爱好者,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靠给人刻印雕碑谋生的艺人,四个人里没有一个是官宦世家出身的,虽说有的祖上辉煌过,可到了他们这一代都一个样。
浙江之地,长毛战乱后,经济恢复的非常快,许多世家在恢复元气后,都需要给家里祖坟重新修葺,而修葺这些建筑是离不开石刻的,因此,四位创始人到了光绪三十年的时候都小有积蓄了,于是,四个志同道合的好友相约在西湖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买地筑室,创立印社,一开始就提出了“研讨印学”的观点。
当然,在这个时期,他们四人在石刻行业里的名气很大,至少在浙江杭州一带属于顶尖的人物,成立会社,多少也是受到当时文化人结社的潮流影响,同时也能兼顾生意,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还名气不大,也没有固定的章程,对外就说是“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这就是西冷印社名称的由来。
一晃十年过去了,他们知道光靠几个下里巴人是成不了气候的,而这个时候,吴俊卿已经在上海的书画界闯出了名堂,同时,吴俊卿本身在金石界也是名人,于是,几个人力请吴俊卿前来担任社长,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西冷印社正式挂名,同时立了章程。吴俊卿本身就是一个集丹青、金石于一身的大家,加上他已经在文化市场上打拼多年,懂得如何去操作,在他的指点下,印社连续在杭州、上海举办多起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活动,给沉闷的南方文化界带来了一股清风。
到了民国十年后,一些文化名人如果不加入西冷印社你都不好意思与人打招呼,就连盛宣怀、康有为这样的都成为印社的“赞助社员”。有了这些政要的抬举,西冷印社已经是民国时期蜚声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并且有了“天下第一名社”的称誉。
说西冷印社是国际性民间团体,首先,加入印社的成员没有国籍限制,其次,在当时还真有几个日本篆刻家是社员,他们经常参加印社的各种社会活动,还从日本带回一些流落到海外的碑刻文物,这里面就有吴俊卿的弟子。
“现在已经到了那块石碑商谈竞买的关键时刻,而且,印社也想借这次机会在上海召开大会,让大家把近年来研究的成果相互交流一下,所以,印社向各个社员发出了电报,我就是要去参加那个大会的。”马叔平兴奋的说道。
“那你去不就行了,干嘛叫上我啊?我可不是西冷印社的社员啊。”皇甫淳打着哈哈说道,“我与你们的兴趣不太一样,侧重点也不同,实话说,我这人学的很杂,精到的本事不多,做事也很随意,再说了,我最近往返京沪的次数多了点吧?我这里可也是有一大家子人呢,老是这样不着调,我的生意咋办?”
“正因为你是古玩鉴定的大行家,这次啊,可是有几张明代的字画啊,你要是不去,那可是少了眼福了哦!再说了,是吴老让我务必把你请到,说你往来的费用由他付,要是我不把你请到,我的社员资格降为候补,你不能眼看着我出糗吧,就凭咱们这交情,你为了拉我一把是不是也得辛苦一趟?”
说到后来,马叔平几乎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利了,不过他说有明代字画,倒是把皇甫淳给刺激了一下,随即皇甫淳就明白了吴俊卿请自己去的意思了。
自打宋代起,南方就是文人聚集之地,由于北宋的特殊历史环境,大批文人南迁,这与匠人南迁是一个道理,到了明清两代,南方的文风更盛,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古籍古善本的保存和鉴赏,尤其是字画一类的收藏,在民间的流动是非常活跃的,这个流动包括相互转让、互换、转卖等等。
朱棣迁都后,一些人为了孝敬皇上,这才让一些古籍古字画等逐步北移,等到了乾隆朝的时候,各类古文物的精华基本上都集中到了四九城里了。次一等的物件也相应的到了一些王宫贵胄的家里。满清垮台后,这些文物又开始在各地四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