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国粹> 第1章 去京城(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去京城(1)(1 / 4)

庚子年(1840年),大清国被西洋毛子欺负惨了,道光帝的庚子年掀开了中华大地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序幕。

一个甲子过去,到了老佛爷慈禧的庚子年(1900年),得!又被一群张牙舞爪的洋人给可着劲的蹂躏了一把。

立秋后的一个礼拜,整个北京城都被八国联军给占了。

光绪皇上和慈禧那老太太吓的是屁滚尿流,一溜烟的西逃,最后在古代的都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立了个“行宫”。这仗打的稀里哗啦,整个直隶山东都被打烂了……

又一个庚子赔款,再一次被列强欺凌,大清朝被欺负的麻木了。华夏大地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老百姓苦,朝廷也苦,整个就找不到不苦的地儿了。

靠着长江边不远有一个丘陵山区的地方叫桐城,这桐城怎么看都是个小地方,就是现在看起来,也不过1400平方公里的地方,跟其他的县比起来,这县城的地盘的确是不大。可就是这里,明末清初却出了不少文人雅士。

在桐城的小县城里,散居着不少人家,有大门大户,也有升斗小民,而最多的却是一群贫寒学子,这里不是农村,也谈不上是啥城堡。

就在这散居的人家里,有一户复姓皇甫的人家,虽然谈不上家学渊源,也无达官显贵,可这皇甫一家仍然在坚持,在不断的延续着“诗礼传家”的组训……

皇甫淳,年方弱冠,不管北边打的如何,这一年,他成为了当地诸多进学的“童生”之一。

那边的仗打的如何,皇甫松不知道,甚至也不关心,反正在第二年的乡试里又过关了,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按理说,有了举人资格就可以出仕了,就可以去当个小官了,可是皇甫淳还是在父亲的安排下,打好包袱,带上微薄的盘缠,准备去参加会试。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即便是中了举,未必就有官当,如同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很难是一样的,最多给你个“后补”的资格,要想排队上位,没有关系,没有孝敬,那你就“举”一辈子“人”吧。

而参加了会试后,只要考上了,最差也是个“贡生”的身份。在清代,贡生其实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之所以叫贡生,意思就是给了让皇帝亲自遴选的机会,属于“上贡的好学生”,考上了贡生,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有官做了,不像举人那样还得去找路子“后补”。

那殿试是干什么的?

殿试其实是会试后的一场排名赛,你考中了会元不算个啥,有本事,你在皇帝老儿面前再出色发挥一下,能够考上第一的才叫状元。

殿试考试在所有科举考试里算是压力是最小的一场考试,原则上说,殿试没有黜落的,有的只是最后成绩的排列次序。

参加完殿试,最不济的也是个“赐同进士出身”,按照成绩排列的顺序,可以去当官了。

当然,进士和同进士可以进翰林院当编修,而其他的则是去干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这些基层工作了,这与在翰林院里的高大上可是完全不一样了。

皇甫家在桐城算是小门小户,早年,皇甫家的祖辈曾经在同为桐城人的大学时张英、张廷玉父子的时候去张府“帮闲”,到了皇甫淳父亲这一代的时候,不过是在桐城县城里开了一间小小的文房四宝的铺子,用以维持生计,皇甫淳的父亲皇甫涯求学了一辈子不过才是个秀才,硬是过不了乡试的那一关。

秀才开店铺?这能行吗?在那个时代,文人经商是要被耻笑的,可也不能一概而论,看你经营的是什么了。

比如,皇甫涯经营的是文房四宝,这就可以,还被同行称道。皇甫家几代经营的就是这文房四宝,而几乎每代人都是卡在“秀才”这道坎上了。

如果说换个地方,这秀才也是稀罕物,也是能够在一片地儿上呼风唤雨,讼师、塾师是不成问题的,可在桐城这里不行,这里的秀才太多了,想去谋个私塾的老师都难,如果家里没有几亩薄田,那只能是玩命的读书,考不出来的只能去大户人家当个教习,或者像皇甫家这样弄个文雅的买卖过日子。

蒙元时期开始的战乱,使原来在北方的许多世家大族为避战乱而四处迁徙,有的去了南方成为“客家人”,有的去了更南边的昌江边上,最后形成了现如今的景德镇。

也正是因为战乱,使一些世家大族和文人士子迁入了桐城,这就是当地“文兴文起”的一个根本原由。

随着这些迁入,程朱理学在当地发展迅猛,文人可以避世,但不能不修文。

于是,在当地尊儒重教风气开始盛行,“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成为当地人的一个共识。

据《桐城耆旧传》记载,“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当地的文风由此可见一斑。

满人进关后,从一开始就是来学汉文明的,很快,满清就恢复了科举制度。

于是,厚积薄发的桐城人在这一时期的科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历史记载,明清两代有据可考的进士240人,举人640人,贡生509人……到了满清初期,这里前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