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贪吃小悍妃> 第二百五十二章 顾家变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二章 顾家变数(1 / 2)

另外,温婉儿还听说永德帝在早朝时发了一通感慨,他问满朝文武,他这个皇帝当得怎么样,不能说多么英明神武,至少也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至少衣食丰足,小有积蓄吧。但为何前有锦元王,后有左相,再加上一个国之蛀虫李尚书,为何会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呢。

大臣们自然都是挑好的话说,有说皇上圣明,是这几个逆臣狼子野心的,有说皇上是千古明君,只是前朝遗留下的祸患,拖累了皇上。大臣们谴责了左相的谋逆,锦元王的疯狂,但对李尚书的事都很有默契的不多言,谁都知道皇上不是无缘无故说这些话,显然有意针对这几家,而锦元王已死,左相一家逃了出去,被皇上抓到手中的就是李尚书了,谁能保证皇上不是想找个合适的话头治李家的罪呢,但他们也不愿意让李家就这样灭门,故而都绕了开去。

这个朝会可说是毫无意义,永德帝的目的显然没有达成,众大臣小心翼翼说了一堆废话,让温婉儿好笑之余,也开始重新打量起这些大臣们。他们之中大半都算是忠臣,但却太过平庸,且多了些小算计,换句话说,就是私心过重,想着两面取巧。

这与永德帝亦在很大关系,他早些年养起了李家、刘家及于家这些猛虎,在他们对朝政的把持下,能留下多少良臣呢,这次有这场叛乱也好,至少可以让朝中换掉部分官员,把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大臣提起来。

当然,现在想这些都是后话,眼前的危机还没有解除呢。于是温婉儿修整了一下就带人进了宫,请了旨意,把南城门副将一家全都拉到菜市口砍了脑袋,并把人头悬挂于四城城门处,温婉儿用这些人的血告诉所有的大周将士,参与叛乱最终就是这个下场,不仅害了自身,也会要了家人性命,所以在做任何决定之前请一定要想清楚,千万别似这副将一般凄惨收场。

温婉儿的举动震慑住了军中那些左右摇摆的人,而她本身所展现出来的强横实力也得到了大半将士的认同,军中是个崇尚强者的地方,这个被皇上特殊任命的女人让他们心服口服。

而温婉儿所猜想的热闹还真就上演了,王尚书带着一队兵马要再搜查刘府,最终与刘府侍卫发生了冲突,弄出了不少人命,结果当然是刘府没有打过早有准备的王家。而王尚书倒底趁着这个机会,把刘府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查了一遍,三皇子依然没有踪影。

于是早朝上又是一通口水官司,刘家告王家欺人太甚,无故搜查重臣府邸,有不轨之心。王尚书则狡辩,他是得了消息才如此行事的,刘府官家增让一个神秘人住到自己的外室家,显然是心中有鬼,且这个外室家留有三皇子的贴身饰物,所以他可断定,这神秘人至少与三皇子失踪之事有关,当然也与刘家人有关了。

两方的辩驳让永德帝头疼,最终收回了让王尚书搜救三皇子的旨意,把一切移交刑部韩尚书负责,王尚书行事过激暂停职务闭门思过一月。

这个处罚太轻了,刘尚书不满,但却咽下了这口气,此时刘尚书担心的是刑部查出点儿什么,那个神秘人是闻人天宇派来送消息的人,可不能让刑部查明白了,这个还需筹谋一番,至少见过他的人都要处理了。至于王家,只要他们找不到三皇子,或是三皇子最终没有登上帝位,他刘家也是不会怕的。

温婉儿却是发起了火来,直接带着兵把刘家与王家都围了起来,且美其名曰:保护两个世家大族安全,至少不会再发生流血事件。实则温婉儿让人站在刘、王两家门前把两位尚书一通臭骂,如今京城危机,他们可是朝中一品大员,却不思如何如何安抚百性,稳定京城,为守城将士提供支援,他们反而把劲往自己人身上使,明显是在捣乱。拜托,他们不是普通官员,他们是朝中各领一部的大人,竟然做出这种事,真是羞也不羞。

刘尚书与王尚书没想到温婉儿会做得这么绝,又是骂人又是兵困,让他们的声望受景响不说,他们做些什么也不方便啊,但他们反抗有用吗,温婉儿是个绝对豪横的人,只要不听安排敢叫骂动粗的,直接抓过来按到门前的板凳上,脱了裤子招呼二十军棍。在爆脾气的王尚书都差点儿被拉去打屁股的事情发生后,刘王两家终于老实了起来。

温婉儿此时已把全部心神放在城外的驻军上,京城久攻不下让他们都有些急燥了,估计左相也明白再拖下去勤王之军必然会到,所以赶在有人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左相必然会准备一次猛攻,黎明前的黑暗就要到来,能否熬过黑暗等到光明就要看这两天能否守住四处城门了。

进攻的号角在黎明时吹响,驻军向城门发起了最后的争夺。四路驻军齐齐出战,以一种拼死一战的决绝向城门冲来,守城的将领也早就做好了准备,箭一排排‘射下,然后看着敌人倒了一批,另一批又迅速补上,等到他们再次射出一波箭雨时,敌军已前进了十几米。

温婉儿看着南城门处士兵交战的情形,心中也不由有丝焦急,这波进攻太猛烈了,也不知守军能坚持多久,箭羽所剩已是不多了,敬之哥哥也不知到了哪里,这些天一直没个音讯,也不知如今安不安全,能不能及时赶回来。

不远处一位士兵跑来,激动地向温婉儿禀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