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玄龄等人那一脸风轻云淡的表情,就知道,这番话是李二交给李丛道说的。
可他们知道,别人不知道啊!
咽唾沫的大臣,差点被自己的唾沫呛死。
正在挠痒痒的,不由自主在自己身上狠狠来了一下。
短暂的寂静之后,仿佛水流进沸腾的油锅!
哗
李二阴着脸,道:李丛道,你可知道,你究竟在说些什么?
李丛道结结巴巴的说道:臣...臣知道!
民部尚书陈叔达,猛地冲出来,指着李丛道,怒气冲冲的说道:李丛道,休要胡言乱语!我大唐如日中天,上下一心,何来灭亡之说?!
他是李丛道的顶头上司。
李丛道发癔症,他也要跟着倒霉。
几个御史也跳出来,指责李丛道胡言乱语,没事找事。
李丛道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来,偷偷扫了一眼李二的脸色。
按照预先约定好的,他需要尽量逼出满朝文武的怒火。
看现在的意思,显然火候还不到,陛下不满意。
他心里发苦,却不得不照着李二的吩咐办。
只好暗暗叹息一声,旋即深吸了一口气。
今日,咱也来一出名臣风范!
他整理好自己的冠冕,捋顺了下巴上的胡子,拽了拽衣服上的褶皱。
而后,再次深吸一口气,又长长的倾吐出去。
这一连串的动作,让众人莫名其妙。
李丛道往前踏了几步,缓缓跪倒,满脸的郑重。
启奏陛下,臣腆任民部度支司主事,掌天下财政,量万民赋税,在臣看来,若商税久持不下,定将使国库空虚,万民动荡!
说完,他把脑袋叩在地上。
听他说完这番话,陈叔达的脸,都成猪肝色了。
那几个指责他大放厥词的御史,仿佛看到了升官的机会,一个个摩拳擦掌,等着跟李丛道好好的辩上一辩。
李二却是呵呵一笑。
国库空虚?陈爱卿,不知如今国库内情如何?
陈叔达这个民部尚书,虽然不怎么爱管事,但一切基本的情况,还是知晓的。
李丛道的举动,让他整个人寒到了骨子里。
旁人不清楚,他却知道,李丛道曾经是多么拼命的往长孙无忌身边钻!
莫非,李丛道的目的,就是他这位民部尚书?
反正,李丛道是不可能,平白无故自己找死的!
启奏陛下,我大唐举国安定,各地农商赋税稳步增长,依老臣之见,便是未来十年颗粒无收,国库也能支撑下去!
陈叔达掷地有声的说道。
说完,还狠狠的瞪了李丛道一眼。
看样子,如果这里不是宣政殿,他都有心思上去痛揍李丛道一顿。
李二饶有兴致的说道:那为何,朕看李爱卿的奏折,也并无不妥之处?
他把龙案上的一份奏折,交给刘瑾。
刘瑾拿着奏折缓缓走下来。
陈叔达双手高举,以为刘瑾要把奏折拿给自己看。
没想到,刘瑾直接略过他身前,将奏折交给了李丛道!
李爱卿,既然是你写的奏折,那就念念吧。
李二淡淡的说道。
李丛道满脸懵逼。
自己写的奏折?
怎么没人告诉自己一声?
他翻开奏折,看到上边,赫然这些自己的署名之时,顿时吓了一跳。
这字迹...不就是自己的吗?!
不愧是陛下,造假都造得这么像!
民部度支司主事李丛道,奏陛下钦定商税修率之请...
前边都是一些客套话,到了中间的部分,李丛道越念越心惊。
贞观二年商税为十抽一,单以长安为例,商户一千两百五十四家,月均商税两百七十五万贯,及至贞观三年,商税为六抽一,商户增至三千六百余,乃贞观二年的三倍,月均商税却只有不足五百万贯...
税率提高近乎原来的两倍,商户增加近三倍,征缴税银却不足两倍,此乃商税之症结所在...
臣以为,商率过高,以致民间商贾疲于生产,降低商贸之效,应火速降低商税,以应民心...
李丛道念完之后,心中已经不能用滔天巨浪来形容了。
这份奏折里,说的有理有据。
尤其是一些数字,连他这个度支司主事都不是很了解。
陛下竟然知道得清清楚楚!
要知道,这些资料,平常可都是锁在他的柜子!
或许,自己的一言一行,早就在陛下的监视之中了...
李丛道偷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和他不同的是,原本还有些焦躁的朝堂,忽然重新归入寂静。
众人面面相觑,相互交换着眼色。
很明显,这份奏折上的内容,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原来,并不是说商税越高,国库里的银子就多...
税率提高为原来的两倍,商户的数量提高三倍,按理说,国库手上的商税,应该是贞观二年的六倍才对。
也就是说,怎么也要有一千五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