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养成一个新习惯只需要二十一天”, 对非洲象而言,时间也是宝贵的良药。很快,断牙母象的出现就不再会引起象群成员的警惕了。 一天上午,安澜亲眼看到亚贾伊拉放任幼崽在新成员身边玩耍。 小象不懂得观察环境, 只知道尖叫、撒欢, 结结实实地撞上了年长者的前腿。 断牙母象低头看它,带着一种母亲般的容忍。 大概是被幼崽激起了久违的玩心, 这位新成员忽然像鸵鸟洗沙浴那样剧烈地抖了抖身体, 背上干透的泥巴先是沙沙作响,旋即噼里啪啦地下落, 没几秒钟就在幼崽头上积起了小小的一摊。 贾思丽......呆若木鸡。 安澜把这“芝士片封印猫咪”般的场景看了个正着, 差点被逗得笑出声来。诺亚倒是真的没憋住, 发出了长长的叫声, 惹得瓦纳福克以为自己恶作剧败露, 在他尾巴后面悻悻地收回了鼻子。 尽管二代象群接纳了新成员,断牙母象也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 但那天的确是它第一次试着和幼崽玩耍,在这之前,它只和特定的成员交流。 “特定成员”——指某位还想“立功”的后辈。 莱娅似乎把断牙母象当作了自己应该负责的对象, 好不容易捱到其他成员都不再反对对方的出现,就开始三天两头往队伍外侧跑。 它的积极甚至影响到了总在被象群保护的阿丽耶,后者鼓起一生的勇气, 跟着莱娅跑去做“建立纽带”的任务,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从两个因为没话找话于是(被动)日渐开朗的小姑娘口中,安澜陆续听完了断牙母象的故事。 断牙母象出身于一个由八名成员组成的中型象群,蓝藻天灾发生时,这个家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只有它因为要驱逐自己的儿子,老在远离象群的地方徘徊,喝水也不在一块,才幸免于难。 作为唯一的幸存者,断牙母象一开始不愿意离开家人的遗骸,但不吃不喝的结果就是身体虚弱、战斗力不减,以至于被旱季饿红眼的狮群当做了蹲守目标,最后不得已,只能开始四处游荡。 按照家族迁徙的老线路,本来应该往北走,但北边好像情况不妙,大象电台里总有警告的声音,以往接触过的其他家族也在调整迁徙步调,断牙母象于是及时回转,改道向南。 故事听到这里,安澜忍不住叹了口气。 断牙母象的经历验证了她的猜测:大象不断察觉到星图中的异常空洞、不断接受到劝退的坏消息通报,于是调整行程;猎人发现狩猎区里不再有足够的目标,于是进一步朝着三角洲深处靠拢。 ......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尼格米岛只会越来越挤。 现在其实就已经有点苗头了—— 每到清晨、傍晚,河湾两岸大象开会属于家常便饭;刚找到棵熟透的马鲁拉果树,抬头就看到有公象在往这跑,也不足为奇......非常偶尔,还会看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稀罕事。 那是一个飘着点小雨丝的下午,安澜站在河里给瓦纳福克解缠在后腿上的水草,忽然听到对面岛上传来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咆哮声。 破开草丛,一头约莫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公象追着犀牛狂奔而出,在这陆地巨兽面前,同为大型动物的犀牛显得十分渺小,逃跑的姿态也很是徒劳,公象用象鼻抓住它的样子简直像骑在大马上的牛仔挥动绳索对北美灰狼施以“绞刑”。 这是极为荒诞又极为悲剧性的一幕。 跨物种交/配在动物世界里不算罕见,在这些行为中,也的确有一部分涉及到“暴力”因素,但大象的暴力行为和鲸豚类的暴力行为不同,后者多是在完全清楚双方差异的情况下基于享乐目的故意实施,前者却是基于对交/配习惯的错误的认知。 公象在尚未进入性/成/熟/期时就会被家族驱离,在外流浪,随后进入流浪汉群体,接受年长者的引导。缺少关键课程,它们就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地处理发/情/期,正确地求爱,正确地处理求爱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 这部分公象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 亚洲象中出现过因求爱失败而化身“连环杀手”、接连杀害数头母象的案例;非洲象中则有对犀牛和其他大型动物施以暴行的记载——这种暴行往往导致单方伤亡,即使不反抗,体型差也会让犀牛因出血或感染命丧黄泉。 如果不是情况紧急,安澜多少会和诺亚感慨几句当初把贾希姆它们送出去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但眼看公象在对岸发疯,他们谁都说不出话来。 还有比二代象群更合宜的袭击目标吗? 现在可不是他们刚离开营地独立的时候了! 曾经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