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向前突进的苏军步兵集群,打的阵地上本就苟延残喘的德军彻底乱了方寸。
这些技艺精湛、技巧熟练的苏军步兵似乎在有意避免与德军近战,寻常以往所见到的近身白刃战在今天的战斗中反倒非常少见,站在身为进攻方的苏军角度上来说几乎是能够避免就一定避免。
波波沙41与波波沙43的高效自动火力组合被顶在了最前面,其后紧跟着的便是至少一支的SVT40半自动步枪,再加上余下的莫辛纳甘步枪协同进攻。
多数情况下的德军士兵都是被射速极快的波波沙当场格杀,少数时候能和苏军有近身战机会的德军,不是被一拥而上、人多打人少当场干死,要么就是被短枪之后的刺刀长枪戳了个透心凉、当场捂着肚子痛苦死去。
这种以大量手榴弹加半数以上自动火力为核心的突击小组战术还是首次应用,而建议将过去以往的白刃战尽量避免、并替换为此种新式战法的人,正是我们的师长同志老马。
有过过去以往的战斗经历,马拉申科愈发意识到残酷的白刃战对于对于步兵部队,尤其是自己麾下本来就稀少宝贝、十分金贵的老兵部队损耗太大!每一战过后都会有无数本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的老兵死去,新兵蛋子的阵亡率那就更加海了去了。
越想越亏、浑身肉疼的马拉申科,决心对既有的步兵战术来一次彻底的改革。
德国佬不是喜欢对枪、不到万不得已就避免近战吗?
行啊,来,对枪!哥们跟你比的就是自动火力的多少,老子这慈父近卫称号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好装备优先供应。
在马拉申科的主导改革之下,瓦洛沙步兵团的自动化火力装备程度,被提升到了一种堪称可怕的程度。
在必要的情况下,比如现在这种必然是接近战斗的阵地争夺战,每一个突击小组都可以装备半数以上的自动武器。个别装备任选的突击小组,甚至把自动武器的占比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轻机枪与冲锋枪混装携行冲锋、远近通吃。
所及之处的战壕内到处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满地,简直就像是被死亡扫帚给犁过一般。
初次面对此种战法的德军可以说是完全被打的措手不及,见惯了毛子高呼着乌拉冲上来直接刺刀见红的德军哪见过这阵势。密集的自动火力就像是战壕风暴一样把人刮的愣是抬不起头,敢闪身开枪必然会被打成筛子、命丧当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经典的真理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相当适用,而对于当下的德军而言,这更是一个值得非常认真用心地去仔细思考的问题。
近在咫尺的毁灭就像是一把死亡大锯,拉在你的脖子上不断横扯发出“咔嚓”“咔嚓”的可怕声响,脊椎骨就像是被锯到快要拉断一般感受着切肤之痛的生命消逝。
时间已经所剩无几的真理就摆在眼前,但具体还剩下多久却没人知道。
高地上的德军实际上早在入冬之前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经营这地方、修建工事,为此不光动用了德军自己的步兵、工兵,甚至还拉来了那帮乌克兰二鬼子和强制征召的当地民工干活儿。
严格来说的话这地儿的防御工事修的不错、步兵战壕有板有眼、连接不同区块阵地之间的交通壕有如蜘蛛网一般纵横交错,就连用来保护反坦克炮的掩体工事,都用混凝土夹层特意浇筑强化过,虽然还是抵挡不住122传家宝的直射猛轰就是了。
如果不是有这些防御工事和掩体在手,眼看已经被锤成了皮皮虾的德军可能早就撑不住了。但这些玩意儿依旧不足以抵挡住苏军攻势,挽救德军的命运。
斯大林近卫第一坦克师的火力实在强大到可怕!
你很难想象一个师级部队,居然拥有自己的师属喀秋莎火箭炮营和ISU152自行榴弹炮营,双自行炮兵的重火力配置。
火力覆盖之后,抵近到前沿的重装直射火力更是强横到难以想象!根本不计弹药消耗的重型坦克一字排开、拉开战线疯狂猛轰,122高爆榴弹比迫击炮弹还要不值钱!
攻势土崩瓦解、士气支离破碎、一具具肉体在弹雨横飞和炮火狂袭的死亡浩劫中湮灭于尘埃。
人类都有一个科学定义上的承受极限,只是军人的极限承受能力更强、但仍非绝对无敌。
守在这片阵地上的国防军部队在风雨飘摇之中再也承受不住了,令人绝望的巨大且飞速伤亡根本看不见一丁点胜利的希望,如此狂暴的直瞄直射火力面前更是没有半点逃出生天的可能。
没有特别的命令也没有专门的事先沟通,第一面挑着白色背心的毛瑟98K步枪举起地是如此突兀而仓促。
“车长同志,德国佬举白旗了!他们想投降!”
实力极强的伊乌什金第一个看到了不远处的异动,挑在步枪枪头上的白色背心在茫茫雪地中差点没看着、与背景几乎融为一体,还好号称“第一炮手”的伊乌什金眼尖如鹰隼无异。
就坐在伊乌什金身旁另一侧车长位置上的马拉申科听得清清楚楚,但毫不改色的冷酷面容却依旧是不为所动。
“但那不是所有德国佬的意思,继续开火!打到这帮混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