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的电影吓哭全球观众>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史上最强三级导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史上最强三级导演(1 / 2)

“今天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导演敢在作品里这么调侃宗教,这样剖析人性,如此讽刺政治,并且还把个人英雄主义黑到这种令人想笑的程度。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宋奇在做这些时展现出的那种理性到甚至有些冷血的观点的确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从他在电影中展现的观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恶论的支持者。

其实我也是。

正所谓性之好恶、喜怒、哀乐, 谓之情;情者,性之质也。

食色、喜怒、好恶、利欲都是先天的人**望,欲望并无善恶之分,但不加以节制的欲望,就会滋生恶念。

但很少会有人在商业电影中探讨这些比较宏大的命题,因为它们会削弱电影的氛围感,让观众出戏, 产生无聊的感觉。

但宋奇不仅在这部电影探讨了这些命题,并且用一个万钧重锤一般的结局,给了所有观众一记重锤。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观众对这个结局有争议,不过无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绝大多数的观众对这个结局都有着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这个结局全盘否定了整部电影,给了自己和所有观众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个耳光让很多观众不爽,但也让很多观众认识到,原来居然有人会打自己的脸?

在我看来,这个结局不是故意给观众找不痛快,而是在用这种方式来嘲讽一些固有概念。

凭什么电影的主角一定会获救?

凭什么电影里的孩子永远不会死?

凭什么电影里的普通人都是无辜的?

凭什么电影里除了反派之外的所有人都是善良、有底线,伟光正的人?

为什么所有人都是非黑即白?

真实的人性是什么?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件恶心事真的能让我们相信电影里描述的美好吗?

这些问题很多人都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是根深蒂固的思想烙印, 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

宋奇用这部电影回答了这些问题,并且给出了他自己的理解。

其实宋奇近几年所发表的动态我都有在关注,从他的动态里就能看得出来, 他已经把创作的重心从挣钱转移到电影艺术性开拓和思想性挖掘的上面了。

从《异形》开始, 宋奇就已经在电影里展现出了他对于电影美学的思考了。

那部电影中的外星飞船和异形本身,都充斥着浓厚的工业美感。

尤其是异形, 更是将力量感和机械感融合得淋漓尽致。

去年的《电影科学》有过一个排名,把近二十年里所有出现在电影中的怪物都做了一个排名。

异形打败了金刚和哥斯拉,成为了排名第一的怪物。

当时有很多人在质疑,认为这个结果不真实,不准确,但我认为还是没毛病的。

异形可以说是设计得最完美的银幕怪物了,它足够强大,足够敏捷,足够聪明,并且从外形上而言,它也比宋奇的其他巨兽更有设计感。

简单来说,金刚也好,哥斯拉也好,都是有原型可言的。

金刚是巨型的大猩猩,哥斯拉是巨大化的变异恐龙,或者巨蜥。

但异形却不同,它并没有一个原型,而是完全通过设计虚构出来的一个恐怖怪物。

它的形象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恐惧感和美感并存, 它会在第一眼就激起你内心深处的恐惧。

但如果你看得久了,却会感觉到它简直就是一个专门为杀戮而设计出的完美生物。

它从头到脚都是为了杀戮而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简直美到让人窒息。

有点扯远了,不过宋奇在《异形》中的确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美学设计,副船长他们第一次登上外星飞船操控台的那个场景,到现在为止还是我的电脑桌面。

在我看来,那个场景已经可以选入整个科幻电影史上最值得铭记的十大场景之一了。

而在这部《迷雾》里,宋奇进一步展现出了比《异形》更加激进的美学设计。

如果说《异形》中的抱脸虫和异形都取自于生殖崇拜,还算有出处的话,那么《迷雾》里的外星怪物就纯粹是邪恶本身了。

无论是长着利口,生着尖爪的滑腻触手,还是那些长着人脸的怪虫,即便它们看着和现实中的生物十分类似。

但如果仔细看的话就会察觉到,它们绝不仅仅是把现实生物巨大化,怪异化那么简单。

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们在出现时伴随着的诡异声响了。

那些诡异的叫声让我在影院的时候差点吐出来,而且是好几次。

我怀疑宋奇在音效设计中加入了低频声波,否则绝不会有这种效果。

而且在形象设计上,这些怪物也处处透着邪恶和诡异,尤其是那头隐没在浓雾中的巨大怪物,它可以说是集中了所有能让人做噩梦的元素,但在那惊鸿一瞥中,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诡异的力量之美。

这是宋奇对于美学的又一次开拓创新,但这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重心。

这部电影的重心在于宋奇第一次公开在电影中讨论了信仰问题,并且把某一类人群黑得体无完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