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论策(1 / 2)

皇宫,御书房。

处置完朝臣后,周老帝师没能离宫回府,被皇上又请回了这御书房。

“老师觉得朕的七皇子可堪为储君?”

周老帝师心尖颤了颤,皇上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直接了?

捋着胡子思量了一番后,老帝师说道:“以老臣愚见,一众成年皇子中,属七皇子殿下品性最佳。可若说担一国之重任,还尚许打磨,毕竟七皇子殿下经的事儿少,少年心性略重了些。”

这番话算是很推心置腹的中肯之言了,老帝师在心里琢磨再三后才决定从心而言。不作妄,不虚捧。

能听到如此中肯的论调,皇上还算满意,若非如此,他早就定下储君之位了。老帝师说的没错,成年的皇子里他的宸儿最佳。也许未长成的那些个皇子里有更好的,可他没时间等他们长大了。再有月余便是四十诞辰,大限已在向他摇摇招手,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绝对活不过半百之数,能再有个五六年便算是好的了。

突然之间,皇上有些羡慕周老帝师,他今年有六十六岁了吧,瞧着这个精气神,古稀不成问题,好生调养下也未必就不能活个期颐之年。

“老帝师的养生之道可否见奉一二?朕也想如老帝师般活个七十古来稀……”

周老帝师闻言先是一怔,可他品味到了皇上言语间的遗憾,也看到了帝王眼中一闪而逝的不甘。瞬时便明白了,皇上这是想永寿啊,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历代帝王不长寿虽说有日夜操劳之因,可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为了长生永寿四处寻方觅丹,可结果吃来吃去反把身体吃垮了。再加上后宫争宠手段频出,几乎是夜不空床,长此以往自然就折损了寿数。先帝更是而立不久便逝了。

当今皇上虽比不得前圣先贤,可也勉强算是个明主。七皇子殿下瞧着似是不错,可日后登临帝位后会如何谁又能料到呢。毕竟先帝就是个例子,为皇子时谨言慎行,一片好评。可称帝后却开始贪恋美色,掏空了身体,早早就逝了。也因此,皇上年少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道统,逐道修。数十年来,这京中才不见道修的踪影。

如此想着,周老帝师便试探的道:“陛下何出此言啊?”

可千万别走先帝那服丹驻寿的老路啊。

皇上叹道:“皇家寿短,朕年少登基,朕曾尝过的苦楚,朕不想朕的儿子再尝一遍,想着好歹要多活上些年,总得要把朕的这些个儿子都安排妥当了才好。

另外,朕也想尝一尝含贻弄孙是个什么滋味!”

周老帝师将这番话狠狠品味了一番后说道:“恕老臣直言,历代帝王也并不是都寿短,立国圣祖寿终于五十三岁,是因为在征战中曾伤了身体根本。而后早逝的几位帝王,陛下在文华殿上的第一堂课,便是了解历代先贤的功与过。当知道那几任寿短的帝王是因为什么折损了寿数。

远的不说,陛下的先祖乾元帝便是寿终于六十九岁,堪堪古稀之寿。陛下问及老臣的养生之道,不是老臣藏私,而是天家与寻常人家不同。陛下不妨在空时翻一翻乾元帝的起居注,再对比一下先帝的起居注,或能从中有所启发。

但有一点,老臣需冒死觐言,历朝历代凡服丹以求高寿的帝王皆寿短而逝,可见丹道一途增寿之说未可知,损寿却是实打实。

所以,陛下,保重圣体,莫碰丹毒。”

皇上心下一阵苦笑不得,说道:“老帝师想到哪里去了,朕就是见老帝师年近古稀仍精神不减有些羡慕。”

倏尔又道:“朕知丹毒害人,老师且请放心。”

老师!

周老帝师默默颔首,只要是将话听进去了那便好,临老临老了,他可不想再换一任帝王服侍。

皇上看了一眼周老帝师道:“瞧老帝师这模样,这是不想做三朝帝师?”

周老帝师:“老臣唯盼与陛下一起同享期颐之乐。”

百岁髦髦,期之可颐。

期颐吗?的确是很让人期之盼之啊!

说过了闲话,皇上又道:“贡院号房的试卷已出,老帝师可有发现可造之才?”

周老帝师瞧了一眼皇上,然后说道:“若让老臣来说,自是老臣的孙儿更胜一筹,毕竟那是禀承了老臣半生心血教出来的学生,纵不及陛下当年天纵之万一,比之旁的人却是丝毫不差。”

皇上点指着周老帝师笑道:“老师啊老师,朕是诚心相问,你这是……罢了罢了,朕不问便是了。”

周老帝师:“老臣悉心教出来的学生,自然是怎么看都好。不过,老臣还真瞧见了一篇不错的文章,是以今岁的春旱切题而论,虽说有些见解稍显稚嫩了些,瞧着似是个肯踏实务实的苗子。只是卷首未解,尚不知来处。”

皇上点头,附和道,“嗯,这篇朕也瞧了,有些见解是不错,完善后可直接取用。还有一篇论钱粮的也不错,字里行间颇有计相之才。若是入了户部,当会是秦大人的好帮手。”

“咳咳……”周老帝师说道:“那应是老臣长孙的拙见,臣的次子在户部管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