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左传》与《周易》(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左传》与《周易》(八)(2 / 3)

上被篡改过文本格式所形成的称法。前面已讲过春秋《周易》文本形成的过程,《左传》一书记载的以《周易》卜筮的文本内容格式不同于今本《周易》,笔者命名为\"春秋《周易》文本\",这是春秋史巫为了算卦上的适用,已把原创《周易》篡改成繇题式格式(我们称谓\"春秋《周易》文本)。我们再把\"春秋《周易》文本里《观》内容格式附下,就能看明白《左传》里说的“《观》之《否》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说法来历。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益: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家人:窥观,利女贞。

()渐:观我生,进退。

()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剥:观我生,君子无咎。

()比:观其生,君子无咎。”

上面内容里前括号是代表一个六联体符号,即后称的卦符号。春秋《周易》文本,本是史巫对原创《周易》文章内容格式的一次篡改,即春秋《周易》文本并不是原创《周易》的内容格式。春秋《周易》文本,是被史巫篡改成用于卜筮的内容格式。如史巫筮出《观》的第四繇辞,就是“《观》之《否》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说法来历。

由《左传》里记载的第一筮例中的说法,“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我们已知这是用\"春秋《周易》文本\"卜筮的说法。可周太史在进一步的\"解卦\"中,所说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利用宾于王’”。

这里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无论今本《周易·观》卦里,还是\"春秋《周易》文本\"里《观》内容,都是看不到有\"坤、巽、乾\"之字,也是看不到有\"土、风、天\"文字的。那么,周太史说的“《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正是《周易》一书出现之后,通过《周易》一书里所用文章排序的那套符号和《周易》一书里六十四篇文章名称,而衍生出六十四卦符号卜筮工具里的“八卦筮法”里的八卦取象东西,这就是春秋史巫卜筮时,在\"解筮\"中则运用的是八卦取象方法。

那么,什么是“八卦”呢?“八卦”其内容最早是出于算卦上,即《左传》一书里所记载的卜筮筮例中。现在清华大学所藏战国中晚期的竹简上,命名为《筮法》内容,已有\"八卦\"符号方位图;也有八卦符号、名称配天干,配地支。而“八卦”这一名词则出现的比较晚,是出现于战国末期到西汉前期的《易传》里某些篇章。在八卦卜筮上,八卦不但有名称,而且又有符号。

八卦符号与名称则是:“☰乾 ☷坤 ☳震 ☶艮 ☲离 ☵坎 ☱兑 ☴巽”(当然这种符号写法,在汉朝以前的写法是不同的,即不是这种写法)。

而\"八卦取象\"则是将八卦里每个卦附上物象,以便于卜筮之用。如《左传》里记载的筮例中,八卦里最基本的取象是:“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左传》记载的卜筮例中,已能看到八卦里的人物和动物取象。如“乾为父、坤为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猪、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你知道了这些内容,就能理解《左传》里所记载的筮例中的说法了。

有了八卦与取象,史巫用八卦取象卜筮附会、联想人事吉凶,就认为被“神启”出的说法依据了。

而这八卦符号是来自于《周易》一书里所用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组合上的“三联体”符号,并附上物象演变成以类比卜筮人事吉凶。

而这八卦筮法上的八个卦名称,本是《周易》一书里的八篇文章名。《周易》六十四篇里的八篇文章名,又是《周易》成书后,后人从文章里首字抽出来名命的。因《周易》文章里首字(或前两字)是与文章内容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原创《周易》里《乾》文却有一个符号,是个六联体(☰、☰即这种两个符号上下排列一起),而算卦上的\"八卦\"里《乾》卦符号则是个三联体,即\"☰\"。

在算卦上,“八卦”是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与内容。

由此八卦符号成为帝制时期乃至今天“易学”上说不清,道不完的神秘学说,而卜筮(算卦)上八卦符号却不断的演义成为人们窥视人生命运吉凶“天机”的不二法宝。

卜筮上衍生的八卦取象,是衍生为卜筮工具六十四卦符号里的产生的取象筮法内容,以类比筮问人事的吉凶,以及后来衍生出的八卦纳甲算命,与《周易》内容无关,故不能把八卦筮术与《周易》混为一谈。

本身从《周易》一书里根本看不到八卦之说,《周易》里既不见\"八卦符号\",也没有\"八卦取象\"之说。《周易》一书里也只有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作为六十四篇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