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卦筮法源流考》(二十四)(2 / 5)

的《京氏易传》还算成篇外,其余都是一鳞半爪,几乎阙如。从现存材料看来,京房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周易》固有的建构,重新建构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本间架的八宫六十四卦的易学构架,并以此作为他认为的宇宙及天地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京房看来,整个易学系统既是自然界,又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根本的或深层的模型。他建构的这个模型是动态的,因为普遍存在于宇宙天地之间的大气,不断地相摩相荡,其根本动力是宇宙中统一的普遍施于宇宙中任何处所的力。它表现为阴阳五行所表述的那种规律。这个根本动力既支配着天界,也支配着大地的整个人类世界。因而他认为天地人受一个统一的力量及法则支配,从而导致他认为天地人在深层次上本质是一致的。天界出现某种天象是受宇宙统一力量按阴阳五行的规则推变出来。那么这种力量及其法则也应同时支配大地,地面就有相应的气候和物候等现象出现。同样这种无所不在的力及其法则也会对人世间的各种秩序产生影响,也会呈现出各种人事及政治状况。因此他使用他的八宫卦或卦气说的模式来进行占测时,他不是怀着概率性质的期望,而是一种对于天地人三界深层次的考察,用他建构的八宫卦体系来模拟这三界在深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及推论其在表面上的表现。作出原则上是理性的判断,当然京房深受时代的局限,深受董仲舒的影响,追求着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但他勇敢地打破了《周易》的固有建构,建立了一个能广泛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诸种状态,甚至可以似乎合乎理性地进行有效地预测。对后世有着甚深的影响。”(《京氏易传解读》(下)卢央著九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404页)

卢央所著《京氏易传解读》,对《京氏》学有很深的造旨,此不待言。从这一段里的内容看,要说明京房创建“八宫卦体系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更是深受《易传系辞》里的“八卦”象数理论的影响。京房受其这些影响而陷入了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里去了。而错误想象着宇宙,即天地人受阴阳五行的力量所支配,把阴阳五行模拟到一套“八卦”筮术里,妄想通过这种模拟的筮术模式推测出天、地、人变化(即先知其吉凶)。他确实“追求着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因为他建构的是一个“八卦”新的"取象"(阴阳五行生克模式)上的模拟理论,与真实世界里的人事吉凶是两回事,因为宇宙本不是东方人创立的阴阳五行学说所支配的,天地自然也不是"五行"所构成。那些“八宫卦”上的阴阳五行不过是抽象的理论模拟,与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既产生不了“力”,也做不上“功”。即现实世界里的人与事物现象并不受一套理论上的“八宫卦”系统里的阴阳五行生克所支配。而现实世界里的人与事物只受现实中的自然与社会所支配。若想研究真实的世界里的人与事物,就应面对真实的世界,即真实的自然与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才能追求而达到其真实的目标。

八卦取象比类人事,只能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永远“追求着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所以京房建构出的“八卦分宫纳甲筮术”同样是虚妄的东西,是永远无法达到预知人事吉凶的目的。

而卢央先生却认为京房“勇敢地打破了《周易》的固有建构,建立了一个更能广泛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诸种状态,甚至可以似乎合乎理性地进行有效地预测”的这种说法无疑是错误的。即然认为京房“追求着一个无法达到的目标”,还有什么“甚至可以似乎合乎理性地进行有效地预测”的矛盾性说法呢?虽然卢先生用的是“甚至,可以,似乎合乎”非肯定性词语,但还是落脚点上是“进行有效地预测”,这不是在说明“八卦”筮术还是能进行有效地预测人事么?这也说明卢先生还没有对“八卦纳甲筮术”筮卜人事吉凶的原理弄清楚。再一,也说明卢央也认为《周易》本身是筮卜的,是一种占筮的模式。所以才认为是京房打破了《周易》固有建构,实乃卢先生把八卦筮卜与《周易》混同于一起了。虽然《京氏易传》里或多或少引述了《周易》一书里的文句。但并不能表明京房把《周易》看成是筮卜模式,而要打破《周易》的固有模式,建立一个新的卜筮模式。在京房的那个时代,今本《周易》和《易传》已上升为“经”的地位。当然还有西汉以前的“八卦”筮术也在传承着。京房也不是“勇敢地打破了《周易》的固有建构”,因今本《周易》的结构形式已然存在,并被帝制时代做为“经书”传承下来。京房只是勇敢地打破了前人的“八卦取象”卜筮的固有建构,而建立了新“八卦纳甲”筮法而已。京房也许是看到“八卦”筮术上有以《周易》文辞当占辞的不适用性,才重新建构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本间架的八宫六十四卦的筮术学构架,是否是那样,京氏没有留下说明。

也许京氏看到《周易》本是一部义理之书,而非筮书(京房的时代,《周易》早已成为“五经”之首,立于官府学馆)。才在先秦“八卦”取象筮术的基础上进行彻底改造,把《周易》文辞从“八卦”中当占辞的那种做法分离开来。而构建了新的“八卦纳甲筮法”,不再用《周易》里的文辞当占辞。是否是这样,京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