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周易哲学解读> 《天下第一哲学》(十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天下第一哲学》(十七)(2 / 4)

《周易》作者构建的“有孚”理念,无疑关注的是社会人生,即突破了西周初“以德配天”的神巫思想。《周易》无疑是哲学的突破,毕竟一种新的思想产生了。本篇里出现的“有孚在道”,是作者把“有孚”上升到“道”的理念。这里的“道”无疑是规律与原则。因《周易》的影响,发展出了后儒学(孔孟)强大的伦理道德政治学,并垄断了后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思想界。而最早提出“道”这一学说,是《周易》作者。

第四自然段还是进一步论述“有孚”这一理念。

“孚于嘉,吉”。

“嘉”:美好的,赞美。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是通向美好与吉祥的根本”。

本篇最后的句子是“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拘系”:继续遵守。“维”:刚,国家法度。“西山”:山名。“亨于西山”是引典,这是引用历史事件来说明坚守“爱”,就像周人开国享有西山封地而拥有祭祀的资格。“亨于西山”是指商王承认周族封国之地“岐山”,这是周族的发祥地,这里引用是说明事理。

本段的意思是“发扬传统美德,顺从国家的法度,被王所用,其位像周人亨有西山那样国固而位稳。”

这是讲君子之道,君子若能坚守“爱”,就会成功,会像周人那样“开国承家”。

本篇是围绕着官位上应遵循的一种正道,才能收到好的结果。这是为君子讲述的为官与治官之道。即遵循爱的原则,才能享有开国的收获。作者把“有孚”作为“君子”之治与立世的根本原则应去遵守,《周易》是以“爱”来治理天下的思想表述。

我们来看战汉之际对《周易·随》的解释,以下是属最早的《易传》里的《彖》与《象》对《随》所做的解释。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乡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我们再看三国时期王弼的《周易注》里对《随》卦爻辞的解释。

“()随,元亨,利贞,无咎。

震刚而兑柔也,以刚下柔动而之说,乃得随也。为随而不大通,逆於时也。相随而不为利,正灾之道也。故大通利贞,乃得无咎也。为随而令大通利贞,得於时也。得时则天下随之矣。随之所施,唯在於时也。时异而不随,否之道也,故“随时之义大矣哉”!

(虽然上面的话是王弼对附在所谓卦辞后的《彖》文进行的解释,但基本遵循《彖》文对随卦符号取象的刚柔说法。随前括号代表是卦画。笔者注)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居随之始,上无其应,无所偏系,动能随时,意无所主者也。随不以欲,以欲随宜者也。故官有渝变,随不失正也。出门无违,何所失哉!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阴之为物,以处随世,不能独立,必有系也。居随之时,体於柔弱,而以乘夫刚动,岂能秉志违於所近?随此失彼,弗能兼与。五处已上,初处已下,故曰“系小子,失丈夫”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阴之为物,以处随世,不能独立,必有系也。虽体下卦,二已据初,将何所附?故舍初系四,志在“丈夫”。四俱无应,亦欲於已随之,则得其所求矣,故曰“随有求得”也。应非其正,以系於人,何可以妄曰“利居贞”也?初处己下,四处已上,故曰“系丈夫,失小子”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处说之初,下据二阴,三求系己,不距则获,故曰“随有获”也。居於臣地,履非其位,以擅其民,失於臣道,违正者也,故曰“贞凶”。体刚居说而得民心,能干其事,而成其功者也。虽为常义,志在济物,心有公诚,著信在道以明其功,何咎之有?

九五:孚于嘉,吉。

履正居中,而处随世,尽“随时”之宜,得物之诚,故“嘉吉”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随之为体,阴顺阳者也。最处上极,不从者也。随道已成,而特不从,故“拘系之乃从”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为不从,王之所讨也,故“维之王用亨于西山”也。兑为西方,山者,途之险隔也。处西方而为不从,故王用通于西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