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东齐心共抗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东齐心共抗曹(2 / 3)

庞统作为客将,将孙权从感情层面上逼到极致,让孙权除了抗曹,没有办法选择其它选项。

周瑜和鲁肃作为内臣,则从利害关系,让孙权主动做出选择。

周瑜作为江东兵马大都督,掌握了江东六成以上的兵权,他的态度至关重要,而周瑜回到京口之后却态度暧昧。

江东世家在与诸葛亮对线磨嘴皮子的时候没占到便宜,为了让周瑜站在自己一边,江东世家和武将集团如同走马观花一般轮流上阵游说周瑜,希望他站在自己一边的立场上。

周瑜见完了所有访客之后便深夜密会孙权,一来让孙权知道江东武将均愿死战,增强孙权抗曹的底气。

周瑜知道孙权所惧怕的,便是曹军人多势众,于是详细为孙权分析道:“曹军号称百万,不过欺人之言。曹军之兵力,我已成竹在胸,今禀明主公。曹操以中原之兵起家,不过十五六万,并且连年征战,军心疲惫;曹操攻破袁氏,所得精兵最多七八万人,这些士兵新降,疑虑之心甚重,军心浮动;最近新得荆州之兵,也不过七八万,其军心未附,且荆州兵与江东屡战屡败,对江东心存畏惧,曹军军心或疲或疑或恐惧,其战力必然大打折扣。曹军多为北人,不擅舟船,以北攻南,一来水土不服,易生疫病,二来以彼之短,攻我所长,此自取败亡之道也。故曹操以疲惫之师,御狐疑之众,于瘟疫之地,攻吾之所长,其势虽众,何足惧也。”

周瑜一番话将曹军的弱点以及不利因素和盘托出,句句直指曹军要害,有理有据,让孙权惧战之心顿消。

孙权本就不愿投降,之所以摇摆不定就是惧怕曹军势大,如今看到了获胜的希望,自然不愿投降。

至于鲁肃,他劝说孙权只用一句话:“江东人人皆可降曹,唯独将军不可。他人降曹,仍不失州郡之位。将军如今南面称孤,一旦降曹,则受制于人矣,且将军不见刘琮之事乎?”

话已至此,无论是于情于理,或是为名为利,孙权都没有降曹之理,自此孙权抗曹之心坚定,决定起兵抗曹。

孙权虽然在杀伐决断上并不出色,但他最擅长的却是权衡各方,稳定人心。

此番孙权决意死战,周瑜和鲁肃都建议不可重用有降曹意愿的江东世家,但孙权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江东必为一体,否则人心不齐,难以破曹。

孙权先令人请来老夫人吴国太,然后让人去请张昭、张纮过府议事。

张昭、张纮、陆绩、朱治来到孙权府上,才发现孙权说是议事,实际上却是设宴宴请诸人,并且坐在主位上的也不是孙权,而是吴国太。

张昭、张纮见到吴国太面露异色,急忙见礼。

吴国太却是让二人不必多礼,说今晚不过是家宴,要跟二张说些陈年旧事,张昭、张纮虽然不明就里,也只是陪笑着与吴国太说着些陈年旧事。

吴国太动容道:“子布啊,当年你避居彭城,我儿孙策亲自上门请你出山,自此以后,无论何时,你均为江东文官之首,与公瑾同为我儿臂膀。一路上筚路蓝缕,几经生死,能够打下江东基业殊为不易。江东的基业,是孙氏的基业,又何尝不是子布你的心血浇筑啊!”

吴国太说完这些,又絮絮叨叨说起当初张昭与孙策君臣相得的点点滴滴,张昭回忆往昔,也是动情不已。

吴国太说完这些,又感慨道:“想当年伯符初平江东,世族多有掣肘,伯符以雷霆手段镇压各家,其余文臣皆惶然失措,劝伯符向世家服软,与世家合作。唯有子布认为江东初定,百废待兴,时不我待,支持伯符扫清一切障碍。子布之刚烈,世所罕见也!”

张昭回忆起往日峥嵘岁月,抚须长叹,这时候吴国太却忽然厉声道:“彼时刚胆不屈的张子布,如今安在?”

吴国太忽然变脸,张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抚须的手一下未能控制力道,拔下几根白须,吴国太却又继续厉声问道:“张子布,伯符临终嘱托,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伯符将江东基业托付你与周瑜,子布也曾立下誓言,为保江东不惜粉身碎骨。如今子布何出降曹之言,莫非忘了昔日之誓言乎?”

张昭闻言直接冷汗岑岑而下,起身避席掩面道:“张昭惭愧!”

张纮与张昭向来共同进退,吴国太之言虽然直指张昭,又何尝不是在说张纮,张纮此时也坐不住,起身离席满面羞愧。

吴国太疾言厉色一番呵斥,自己一口气没续上来,发出一阵咳嗽,咳嗽完也没了刚才的愤怒,掩面抽泣道:“可惜伯符早去,伯符若在,安敢有人妄议降曹?”

此前一言不发的孙权这才慌忙一边轻轻拍着吴国太背为她顺气,一边劝道:“母亲勿恼。我知二老亦非决议降曹,二老为文官首脑,那些世族群情汹涌,裹挟民意,二老为了稳定江东局势,自然难拂众意。”

张昭与张纮虽然都姓张,却不是江东四大家族之首张氏的人,他们都是徐州人,虽然贵为文官之首,对四大家族掣肘之力却往往无可奈何,只能想方设法将江东利益与世家利益捆绑起来,如此政令方能畅通无阻。

多年以来平衡妥协委曲求全,二张使得孙氏和江东世家利益方向大致相同,这才有了江东数年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