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的其他内容大致与孟达那篇类似,再没有其他出彩的地方。
法正提出了攻伐河内的奇策,徐庶从大局观着手分析了大汉朝廷(曹军阵营)目前的困局,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在加上两人在“天命在汉”那一题上的观点又几乎一致,曹操也不知该如何给两人分个上下。
曹操不知道,王垕和国渊两个名义上的主考官更不知道了。最后徐庶和法正之间的胜负竟是只能通过凑数的那首秋风赋来进行评判。
当然,说做赋是凑数也不太严谨。古人还是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上科举考试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有诗词的一席之地,吟诗作赋可是到了晚清也要考的标准命题。
那么徐庶和法正的两篇秋风赋谁更胜一筹?
秋风在诗赋中常带有凄凉无所依靠的意味。
法正年幼成名,迫于战乱避祸于益州,空有一身才华却始终不受人重视,益州本地士族始终把他当做来抢饭碗的外来户提防。他的秋风赋中便透露出一股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徐庶出身单家,家中除了老母没有任何亲人。自己少年时不知好歹,好勇斗狠,不学无数,还杀了人。好不容易浪子回头,拜学在鹿门山中,学得一身本领却始终因为出身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他的赋中也将这种坎坷的经历融入其中,读之令人感到人生的不公。
但徐庶的赋中还透露出一种人定胜天、自立自强的感觉,反观法正的赋中却只有苦闷,徐庶依靠这道诗赋题胜了一筹。
两者之间终于分出了胜负,曹操、王垕、国渊三人均认定徐庶为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的状元。
但曹操还是有些不满意,徐庶和法正的赋都算是不错的应试作文,总归只能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距离传世之作差距太大。
曹操就想自己创作一篇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出来,可惜大文豪状态一般,想了半天竟是都不满意。
最后还是王垕看不下去,吟诵诗赋一首:
“独立寒秋,洛水东去,偃师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三国小知识:
1、公孙述为新莽时期割据蜀地之人,他建立成国,在位12年,最终被秀哥派兵剿灭。
2、王安石变法将诗赋从科举考试中取消,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恢复了诗赋的考题。
3、最后那篇短文出处应该不用再提醒各位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