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1 / 2)

搬到大乘寺巷后,给我们家带来了不少方便和欢乐,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困难,母亲因为刚搬过来,没有工作,家里的生活又有些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我们姐弟六人,我和姐姐哥哥妹妹都在县里的中小学读书,后来就转到01部队子弟学校上学,二个小妹妹在上幼儿园,每个孩子都要花钱,到了开学的日子,学费就又成了难题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母亲又去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在闹市区的鱼市口一家北方水饺店包饺子,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回来。

看到母亲不仅起早贪黑辛勤劳作,而且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们姐弟们既心疼母亲又在想能为家里做点什么好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姐看到邻居街坊有些婆婆在编麦秸杆辫,就去打听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公家要收购这个麦秸杆辫用来制作草帽。那时的草帽大多是麦秸杆做的,先把麦秸杆编成扁扁的辫子,然后再用机器来缝制。麦秸杆原料由公家提供,编好后,按编的长度付工钱,于是姐姐就带上户口簿去领来了好多麦秸杆,按照质量要求编了起来,在姐姐的带动下,哥哥和大妹妹都来编了,编这个东西也不需要什么工具,一学就会,很快我们就都是编麦秸杆的能手了,一放学就在家里编,吃完饭就编,家里到处都是麦秸杆和编好的辫子。没过多久,我们就编了好多,姐姐送到公家验收,挣了一些钱。

看到姐姐哥哥编麦秸杆辫能挣钱,我也想能为家里做点什么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当时居民们大多数是烧蜂窝煤或煤球做饭,买一块蜂窝煤要三分钱,为了能省点蜂窝煤,我决定去捡柴回来烧。于是我就做了一个搂草的耙子,背上背篓出去了。在公路边的防护林里,我发现树叶很多,就用耙子把树叶搂起来,装到背篓里背回来,这些树叶的确能替代蜂窝煤烧,但是不禁烧,一背篓很快就烧没有了。后来发现桉树叶非常好,因为桉树叶含油比较高,烧起来火特别旺,火头也硬,于是我又找来一根粗铁丝做成一根铁钎子,还是背上背篓,专找有桉树生长的地方去,看到桉树叶就用铁钎一插就把树叶插到钎子上了,插满后就撸到背篓里,这样捡树叶,又好捡又方便。几个月下来家里经常烧树叶,还真的省下了不少蜂窝煤。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也能为家里做些事情,那除了捡树叶,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想来想去,我想起了湘潭的宋白脸,那时他经常带着我捡些牙膏皮去换钱,解决了我上学中的小困难,现在我都长大一些了,我完全可以独自地去捡拾废品来卖,肯定会捡拾到的,于是我就背上背篓出发了,开始了我的拾废品的工作(姑且把这称为工作)。捡拾什么好呢,想来想去,江油的铁匠炉比较多,这些铁匠炉主要打一些农具、日常用品和铁钉,农具就是钩、叉、铲、犁什么的,日常用品有马蹄掌、火钳、菜刀等等,这些都不用想,我肯定捡不到打制这样东西的铁,而他打铁钉的原料我应该是能捡到的。那时,当地的居民或农民盖房子用的铁钉,并不是洋钉,而是铁匠打出来的铁钉,而打这个铁钉最好的材料就是粗铁丝,也就是八号铁丝,因为它粗细正合适,只要稍微加工一下就能成为铁钉。想到这里,我就专门找建筑工地去捡,果然在建筑工地附近捡到不少拆卸脚手架时扔掉的八号铁丝,这些铁丝因为是搭脚手架是用过的,都被拧了不少的结,弯弯曲曲的,我也顾不上那么多,都装到背篓里背了回来,到家后,就在门前的大石板上,钳子和锤子并用,费了很多力气,把那些结都打开,然后又把铁丝锤打直,最后整整齐齐地捆好。当我积攒了较多的铁丝后,我就一起背上去找铁匠炉卖,铁匠师傅看到铁丝这么整齐,而且我又是个小孩子,也不讲价钱就收了,卖了好几元钱,收到钱后,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当我回到家把钱交给母亲时,母亲也非常高兴,直夸我能干懂事。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满脸笑容高兴地说:“得计了,得计了”。“得计了”这个词应该是东北的俚语,记得常有东北的乡亲说某某人“得儿女计”了,大体的意思应该就是辛苦十几年把孩子养大,孩子出息了,懂事了,能干了,给父母带来福报了。那天父亲还高兴地喝了二盅。

从此以后,我没事就爱出去捡点什么,大妹妹亚玲看我经常出去捡废品,就非让我带她去,我也就同意了,每次都带着她。302周边是我最爱去的地方,302是江油长城钢铁公司的邮箱代号,那个年代搞三线建设,出于保密的需要,都不叫厂名,而叫代号。这里大的厂子和小的厂子非常多,工人也多,我们遇到什么捡什么,遇到能烧火的木材,就捡木材,遇到废铁、牙膏皮也捡。有一次,我和亚玲发现了一个大铁疙瘩,有三四十斤,看那个样子一定是大炼钢铁时没炼好的废品被扔到这儿了,于是我就和亚玲费了很大的劲把这个铁疙瘩弄到背篓里,然后踉踉跄跄地背着,走走歇歇,好不容易才背到废品收购站,卖了三元多钱。这一路走来,出了不少汗,也是又累又饿以渴,正好路边有个醪糟店,我就和亚玲説:“咱们也去吃点醪糟吧”,亚玲听我这么一说顿时就高兴起来説:“好呀,好呀”。醪糟这个食物我和亚玲从来都没吃过,我们也没有单独地在外边买过东西吃,这回卖到钱了,就大着胆吃一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