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夺我狐尾> 第十九章 改革姓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改革姓氏(1 / 2)

天子太极殿早朝,两班文武手持牙笏排列整齐,朝堂站立。

执勤官高呼道,天子早朝,有事出班,无事回宫。

只见大长秋刘腾出列,朗声说道,启禀陛下,我大魏天子登基以来,笃信佛教,礼佛亲佛,弘扬佛法,如今胡统寺尼姑胡仙真,德才兼备,美貌无双,被选为美人第一,天子封为承华世妇,负责宗教礼仪,这是我大魏之幸,朝廷之幸,万民之幸。臣以为,胡世妇既然进宫,应当继续研究佛教,臣琢磨,胡世妇本在宫外胡统寺削发为尼,今已入宫,身兼宫廷礼仪及弘扬佛法之重任,故必须经常出入宫廷,这样多有不变,臣以为,不如在宫廷内部,重新建个寺庙,这样既方便胡世妇讲经,又方便大臣女官探讨佛法,利国利民,更利朝廷,不知可否?

天子说,刘爱卿说的甚有道理,朕准了,即日起在宫廷内选个合适的位置,依朕看来,西华门内左边翠河畔,那个地方平坦,可造一座寺庙,就依胡承华世妇命名吧,叫仙真尼寺,除朕外,男人不可以出入,这样方便朕和承华世妇研究佛法,这儿离朕的寝宫不远,朕可以枕着尼姑诵经的声音入眠。至于造庙之事,依朕看来,就由大长秋刘腾爱卿负责督办吧!

诺,刘腾退出,入列站立。

启禀陛下,只见北海王拓跋详出列说道,臣有事禀报。臣以为我大魏国自猎狐以来,各位亲王,承蒙皇上赐给狐尾,无不精神抖擞,都想为国家出力,臣以为,此时上下齐心协力,正可以扩建洛阳城,也可以适当扩建王府和其他大臣官邸,这样使我朝有一个大国气象,让他国前来的使者不敢小瞧。

天子说,好,北海王说的正是朕所想的,先祖抛头颅,洒热血,历尽千辛万苦,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大魏国,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统一国家,人人安享太平。

自从先帝迁都洛阳,我大魏国已经今非昔比了,国家强大,百姓安康,王爷就要有王爷的气派,大臣也要有大臣的风范,,朕承诺朕在位期间,一定给各位王公大臣改善生活质量,朕不仅要扩大洛阳城,扩大王公贵族的宅地,朕还要颁旨,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许王爷大臣们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选美,选美的规模按照宫廷的三分之一进行,这样把有才德的贤人选入王府,司徒府以及各位大臣将军的府邸,这样我朝繁荣昌盛,人人安享太平,人人争当大臣,人人为国效力。北海王所奏,甚得朕心,朕准了。众爱卿扩建住宅和选美之事,由北海王负责督办。

臣领旨谢恩,一定不辜负天子圣意。

天子道,众爱卿,还有没有事?朕还有其他事,没事朕要退朝了。

话音未落,只见尚书令高车肇出班,朗声奏道,臣有事禀报,自从先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改革,我大魏深得民心,承蒙皇恩,我朝继续推行汉化改革,臣要说的是,改革的步子要再大一些,改革的胆子要再大一些,改革的深度,要再深入些。我们应该进一步融入汉人,不再提倡说鲜卑语言,公共场合一定要用汉人语言,从孩子抓起,学堂里一定要用中原官话作为官方语言,此外,我朝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不可以再穿鲜卑服装,要按照汉人习俗,统一官服,统一民间服装。

我们是个小民族发展起来的,我们要做大做强,让天下人礼拜,必须学会融入,只有融入,我们鲜卑和汉人才是真正的一家人。鲜卑的贵族与汉人同等,不可以高高在上,我们要吸收汉文化,允许汉人在朝里为官,这样,我大魏国才会迎来万国礼拜,人心所向,我大魏国才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高车尚书令话音刚落,咸阳王拓跋禧出列说道,启禀陛下,刚才高大人所言,臣不能同意,汉化改革要根据具体情况慢慢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臣以为,鲜卑姓氏不能轻易改变,改变姓氏就是改变祖宗,先帝改革时,臣曾经提出鲜卑姓氏汉化问题,先帝说,此事宜当从长计议。当时先帝汉化改革势在必行,臣也是非常支持的,只是姓氏这一条,臣有保留意见,臣以为,这样下去,最终我剽悍善战的鲜卑族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温文尔雅的鲜卑后代,如果那样,我们这代人可能就是鲜卑的罪人,臣肯请天子三思。

恩,各位爱卿所言,也都有一定的道理,此事可以以后再议,众爱卿要对汉化改革之事充分论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取其利而避其弊。

朕以为,刚才高车爱卿所言,有一定道理,我现在建都平成,实有不利,平成地处北国,交通不便,天气寒冷,易攻不易守,经常被北方的土民柔然袭击,先帝之所以迁都洛阳,主要是考虑大国气概,中原地域辽阔,适合我大魏国发展壮大,但反过来,要是想完全统治中原,首先就要融入中原文化,这也是先帝的改革主旨。

咸阳王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朕有个折中的法子,既要改革,又要有适当保留,我大国由几十个民族组成,每个名族要保留自己的特点,这个叫求同存异。好了,各位爱卿,明天开始,先从我鲜卑贵族做起,我拓跋姓氏改为元,高车姓氏改为高,万忸于氏改为于,其他复姓如,叱李氏,改为李,纥骨氏,改为胡,达奚氏,改为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