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致富1989> 第484章 一年之内,扭亏为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4章 一年之内,扭亏为盈(1 / 2)

事情结束后,江山一行人返回集团。

得知江山回来,苏婉儿在第一时间,便来找江山。

只见她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给了江山一个温暖的拥抱之后,将几张照片递给了江山。

接过来一看,照片内容是几串项链。

项链通体由纯金打造,链身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核心区镶嵌着一颗心形红钻。

那怕隔着照片,都能感受到项链的雍容华贵。

这还仅仅只是其中一条。

一共有七条项链,一条比一条精美。

保留着华夏风格的同时,又兼具着现代的审美感。

华贵却不庸俗,高级却不空洞。

“项链都已经做好了,就差面向公众,一鸣惊人了!”

记住网址et

苏婉儿很是满意的说道。

这七条项链,满足了她对项链的所有幻想。

每一个细节,她都和工匠扣了无数遍,精益求精。

经过工匠加班加点的制作,如今,总算是完工了。

这七条项链,现在就是她握在手里的王炸,要是用好了,她旗下的两个品牌,将得到质的飞越。

正因如此,苏婉儿才来找江山把关,力求万无一失。

对于项链本身的质量,江山也是很满意的,但质量,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真正的重点,是营销。

现代商业中,营销的作用,甚至是大过产品本身的价值的。

就好比一个LV的包包,和一个普通的真皮包包。

单论质量,双方其实是差不多的。

甚至,后者的质量可能还要好上一些。

在定价上,前者的定价,可以达到后者的十几倍。

但依旧有很多消费者愿意为前者买单,甚至是趋之若鹜。

而后者,极有可能默默无闻,黯然退市。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就在于营销。

前者的营销做的好,让它在消费者眼中,显得更高级,更有档次,因此,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为其买单。

苏婉儿的两个品牌,在营销上一直没出过错,销售额也一直在稳步增长。

但和别的品牌,尤其是外国大牌比起来,还是弱了一些。

外国大牌因为出道的早,时间已经为它们做好了营销,苏婉儿的新生品牌,要想抢下一席之地,必然要一直保持高强度的营销。

直到能与其分庭抗礼为止。

一旦苏婉儿的品牌停止营销,陷入颓势,市场高地,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外国大牌抢回去。

而江山带回来的红钻,就是破局的王炸。

江山简单思索一下,心里便有了主意。

他打电话把李潇潇叫到了办公室。

“老板。”

李潇潇恭敬的七十五度鞠躬。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下辖的房地产公司,好像在苏杭地区刚建成一个商业街,是吧?”

江山问道。

李潇潇点点头。

“苏杭地区经济发达,下辖的房地产公司,便顺应时势,与当地合作,重金建设了一条商业街。”

“不出意料的话,那条商业街,以后将会是苏杭地区最繁华的地段。”

商业街的建设,仅是投资,就花了二十亿之巨。

这还不包括地皮的价格,因为地皮是江山的,所以在地皮的使用上,他们是没花一分钱的。

刨除掉地皮,还花费了二十亿,足见这一条商业街的含金量。

“商业街的项目,是我与多位高层联合批准的,我们都已经调查过了,该项目的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李潇潇又补了一句。

经过朱建宏时间的教训,在资金的落实上,集团抓得很严。

“这条商业街,你觉得,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正盈利?”

江山不慌不忙的问道。

李潇潇犯了难,但还是如实汇报。

“因为配套不完善,以及民众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乐观估计,三年之内就能实现正盈利。”

商业街要想赚钱,首先,你得要有足够多的商户入驻,其次,还得要有足够大的消费群体。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商业街的模式,在国外已经是很成熟的了,但在国内,却还是头一遭。

虽然大家都知道,商业街到最后肯定能赚钱,但什么时候才能够实现扭亏为盈,谁都说不准。

三年,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数据。

“投资二十亿,三年才能实现扭亏为盈,时间太久了。”

“我要它一年之内就扭亏为盈!”

江山说道。

对于江山的这个要求,李潇潇很为难。

“老板,一年之内扭亏为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诚然,商业街的前景很好,但架不住前期的投资太多了,整整二十亿呢。

这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成本和管理成本,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

一年之内要想扭亏为盈,那账面数据,得做到千亿以上。

这几乎是部分省份,一年的GDP了。

“你们都觉得不可能是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