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0公里,而两个堡垒之间的区域,到底算是谁的呢?
总指挥立马一拍大腿,说道:“那帮国土司的家伙少给我们算了。”
国土司有意或者无意的把敌我双方堡垒中间的那块面积给忽略了。
一条长度接近8000公里的狭长的战线,就只算十公里宽,那就八万平方公里就有了。
1/10就是8000,够一个公爵,再加一个侯爵了,况且大多数堡垒之间的距离都没有小于30公里的,我们计算增加的国土面积的时候,应该从我方的堡垒这边开始计算。
当然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国土司的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那么后退一步也必须坚持以两个堡垒之间的中间点作为分界线,中间点这边的算我国固有的领土,中间点以外的就应该算是新增的。
争取到这点之后,就要求测量沿线两个堡垒之间的距离,好确定平均值。
这个事情如果能顺利的搞定下来,那么就不是一个八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强调这个问题,主要是要分散军部和国土司的注意力,他们要分派人员去测量距离,而派出的人员肯定不能是和各个战区有过多联系的人,而且时间不会太短。
等军部这边的注意力分散之后,就实行第二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我给东部战区的指挥官出的主意就是,先暂停修建新的堡垒的工程,把施工人员都撤出来,改在各个堡垒之间开始挖沟。
而且把挖出的泥土放在沟的一侧,就是靠近我方的这一侧。
当把沟挖通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就要利用这些泥土,用夯土的方法砌城墙,我要搞一个新版的万里长城。
堡垒之间如果能有城墙相连的话,敌人的骑兵想进行穿插作业就很困难了,而他们想翻越城墙,也很容易被发现。
想要把城墙挖塌,动静又比较大,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就等于把敌人的机动性给限制住了。
还有一点好处,就是通过城墙可以迅速的调配人员,沿着城墙运送兵力的时候,要比在旷野中行军安全的多。
城墙的作用,其实早就有人意识到了,但是一直没有办法大规模的修建,主要就是建造成本的问题。
而我推广的夯土法修城墙,就把修城墙的材料成本降低到接近为零,如果想让城墙坚持的年头多一些。
那么就把沙土好好筛一筛,把树根、草根、树枝去掉,再加上石灰。
如果是临时的,那这些事情都用不着,直接用大石头夯结实的就行。
当大队的人马开始挖沟砌墙,敌人的注意力肯定就会集中到这边,会大量安排人员盯着。
当这个行动成功之后,再进行第三步,就是把从我们的防线到山脉脚下的墙也砌起来,这个过程是最复杂的。
但是这个砌墙就得讲方式方法了,首先得对敌人的底线进行试探,试探的方法,那就是种地。
派出人马贴着敌人的战区分界线,开始用牛耕地,沿着那条线一直耕下去,相当于把那条战区分界线实地的画一遍。
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多派人员和牛马同时多点进行耕地,这事就要看他们的反应了。
为了不刺激敌人,去耕地的人员都不要穿军装,发现敌人靠近就骑上马跑,决不和他们发生冲突。
如果我们能够顺利的在这条分界线上耕出一条新的分界线来,然后我们就要开始挖沟。
这条沟挖起来一定要够快,挖的不用深,只要够宽就行,挖出的土还是堆在一边,靠近我们的这一侧。
再下一步就应该砌墙了,但是在砌墙之前,要先修堡垒,把计划原来要修堡垒的那些材料统统运到这条战线上来。
必须在降雪之前把这条分界线上的堡垒修完,当然,这里说的修完是把外墙修好,100公里一座堡垒,这条分界线上只需要28座堡垒就可以了。
比原来计划修建的39座堡垒就少了好几座,当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可以和军部和国土司讨价还价了。
新确定的这条防线可以减少防线的长度,减少堡垒数量,减少看守的人员,缩短后勤供应的线路长度,而且还增加了我国的领土面积。
特别是我们把城墙修起来,城墙外面的壕沟挖好,这样防守的难度就会大大的降低,我们把这件事情做成既成事实,军部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东部战区没有攻克敌人领土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而且,通过第二步,争取来的领地面积,足够让东部战区的那些低级军管享受到封地了。
而这些军官们拿到了领地之后,对于多余的战功分配给配合他们作战的西部战区的人员,也就没有那么大意见了。
这样双方的都满足了,后面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剩下就是想办法说服皇帝,让他能够捏着鼻子认可,增加这么多的贵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