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林西听到钱氏这么一说,眼中都燃起了希望。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故事,他们也听说过。读书意味着什么,他们可清楚了。如今有钱拿,还能读书,要是挣一个状元郎回来,那可就是大美事了。
林芳芳对此事也是求之不得。如果有两位哥哥一起学习,她就会轻松很多。不用一个人去面对白鹿书院的那些人。
“可以是可以。”林暖暖看着两个堂哥眼中的求知之光,很难反对。“但是,人家只愿意付芳芳姐一个人的费用。”
钱氏闻言,立刻翻脸了:“那学了干嘛,不是白耽误事吗?”
林暖暖把目光挪向林东林西,然而这两个人在这件事情,跟钱氏的想法是一致的。
“确实,没钱学了干什么啊?还得好好种地、养鸭、攒钱,娶媳妇呢。”
仿佛刚刚求知如渴、眼中带光的,根本就不是他们。
林暖暖突然心里面有了一个猜测,而这个猜测很致命。
她走到林家村的村民们面前,高声宣布:“城里的白鹿书院,这次要做善事。凡是想要学认字的村民,都可以跟着我,一起进书院读书。人家不收钱。”
“不收钱!”村民们听到这点,议论纷纷。
然而,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除了林素节被推到林暖暖身边,其他的人,没有一个,愿意上来的。
“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林暖暖带着林芳芳、林素节两人进城,心里面对这件事情,确实有了另外的想法。
以前,她只会觉得,“读书无用论”是上头用来愚民的。但是她从来没有想过,下面的人,到底是否愿意学习。
知识改变命运,对于她来说,是常识。
但是结合此时此情,恐怕情况并非如此。
要知道,科举制度创立之初,为的就是培养新兴的贵族,去对抗那些世家大族。就算愚民很有必要,但是最起码对目前的皇帝来说,不是最有必要的事情。他只要阻止臣下接触那些所谓的“帝王术”就可以了。而知晓其他知识的,应当是多多益善的。这样才更方便他玩制衡。
但是,百姓不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读书,真的没有用。
在科举制度之下,读书唯一的作用是“售与帝王家”。也就是说,它的用途是极小的。一旦失败,那就是近乎一点用都没有。可能稍微有用的,就是当当账房先生。
但是,一个人读书,就是要脱产。对于古代这种生产力、生产资料不发达的情况来说,风险过大了。就连林家村这种已经算富裕的村庄,也没几个人愿意去赌读书的风险。
所以古代帝王,在读书上加的筹码那是越来越大的。从免税,到见官不行礼,到拜将封侯,为的就是对冲读书的风险。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觉得读书有用的,是需求。
工业化的到来,导致工厂需要大量的技术劳动力、专精劳动力。这才是读书,变得有用,越来越多人推崇的原因。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种田这行,他们比任何读书人都精通。所以,学什么学?学了确实没有意义。
“原来如此。”小灵赞同:“宿主,你抓到了核心点啊!”
林暖暖:“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事情,应该是由你来告诉我,而不是我自己想出来?”
“宿主,系统目前监测范围很小,无法提供此类结论。”小灵叫屈。它可是系统,得出结论,是需要大数据支持的,不能随便给出猜测的。
就林暖暖这个猜测,它最起码要有整个沧州的扫描能力,才能得出结论。系统,尤其是像它这样的百科全书系统,必须要对结论负责任的。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宿主你没有努力升级。”
林暖暖:“呵呵。”
经过这一思考,林暖暖不得不承认,生产力才是第一动力。
而且读书、经商、发展工业,这一切,实际上是一环套一环的,不存在能够单独拎出来。怪不得生产力一进步,人类社会会进一大步。
也因此,这一切,必须要更谨慎。因为好巧不巧,这都是跟地主阶级抢饭碗。
“所以,造纸厂势在必行了。还有码头建设。”小灵替林暖暖把情况梳理,正在慢悠悠的整理发展计划。
而林暖暖,正在坐在白鹿书院的学堂内,监督乔松柏讲课。
按照她与程布星的约定,乔松柏来教林芳芳还有白鹿书院的老师们。老师们一边学,一边教学生。等到全部教完的时候,检测林芳芳还有学生们,学的如何了。
不过林暖暖不知道的是,当黑板挂在墙上、乔松柏开始写第一个粉笔字的时候,程布星已经服了。
传统教学,就是老师对着书念一句,学生对着书念一句。
其付出的成本,就比黑板字要多的多。这样的教学方法,几乎是有知识,就能立刻传播给众人。
程布星甚至阴谋论地怀疑,实际上林芳芳是认字的。她的柔弱、胸无点墨,全部都是装出来的。林暖暖与乔松柏就是设计,让他以为林芳芳什么都不懂。从而让他提出林芳芳一起学字的提议。
不过,林暖暖又带一个毛孩子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