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水浒真说> 第九百六十二章 赵构登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六十二章 赵构登基(1 / 2)

经李邦彦和白时中两人一提,众人这才明白了过来。

他们两个是想趁机拥立康王登基。

做那从龙之臣。

这种事,其他人当然也不甘落后。

毕竟大宋没了掌舵人,肯定要再推出一个来,目前为止也没有比赵构更合适的了。

还不赶紧表忠心,等赵构登基以后说不定要给自己穿小鞋。

一个圆脸白面,略带胡须的官员从队列后面现身:“白李两位相公所言甚是,眼下齐国强盛,大宋失主。

唯有康王殿下能够站出来力挽狂澜。

还请殿下不要推辞,速选良辰吉日,继承大统。

我等定然誓死拥护。”

李邦彦看这帮人反应还挺快的,而且比他们还要激进。

他也只是想让康王摄政,这些人竟然想跳过摄政,直接让康王登基。

那北边的两个皇帝怎么办?

赵构也在担心这个,他听闻此言之后,便愁眉苦脸的说道:“诸位卿家,父皇和皇兄尚在山东受苦,我在此时登基,这一国之内岂能有两个皇帝,那不是分裂大宋吗?”

方才说话那人眼睛一转,立马就有了对策。

“康王殿下,陛下在齐州将皇位禅让给了齐国的陆阳。

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宋已经没有皇帝了。

天下一日无主,百官便会惶惶不可终日,百姓也会看不见前路何方。

殿下此时登基,正是凝聚天下人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而且要消除陛下禅让一事带来的祸患,也需要一位新的君主站出来颁布政令。

殿下即位以后,可将陛下降为韩王,不承认其禅让之举。

如此一来,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也会因为殿下的威仪而暂时蛰伏。”

赵构听此人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你说的很好。

对了本王见过你好几次了,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那人惶恐,连忙回应:“臣御史中丞,秦桧,字会之。”

“秦桧。”赵构念叨着:“好,本王记住你了。不过父兄尚在,本王怎能继位。

此事休要再提。”

听闻此言,其余人都顿足捶胸,只恨自己反应慢了一步,没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对赵构表示支持。

要不然被赵构记住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不过现在还不晚。

做戏讲究三推三让。

百官立刻跪拜在地,眼泪鼻涕齐齐留下。

“康王殿下,大宋江山不能一日无君。

请殿下以大局为重,切莫推辞。”

赵构眼中也泛起了泪花。

跪坐在地,痛哭不止。

“本王一心为国,誓要迎回父兄,众卿平身吧。”

百官再劝。

如此反复三日。

三日之后,一信使从越州而来。

细问之下,竟然是越州知府本人。

当时百官还在留守府和赵构拉扯。

哪有功夫管他区区一个越州知府。

谁知这知府竟然语出惊人。

他见留守府的门子不让他进,便站在门外大喊道:“陛下临行之前,曾托付下官大宋受命之宝,命下官在危难之时交予康王。

谁料想今日连康王殿下的大门都进不去!”

他嗓门很大,众官在正堂处都能听见。

“受命之宝,怎么会在他手里?”

受命之宝指的便是传国玉玺。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命李斯以小篆雕刻传国玉玺,印文即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权天授,象征着中原正统。

自古以来便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

真正的传国玉玺自秦朝直到唐末数度易手。

最后消失无踪。

北魏寻访无果,最后只能仿制皇帝神宝予以代替。

宋哲宗时期,传国玉玺再度现世,据说是咸阳人段义在修房子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

形制色泽与记载中的传国玉玺一般无二。

翰林院中,包括蔡京在内的十三位学士联合鉴定,认定其为真品。

但后来也有人考证,认为这十三位学士是为了讨好皇帝,故意说假为真。

不管怎么样,这枚玉玺在现在这个年代,就是全天下公认的真正的传国玉玺。

代表着大宋皇帝的正统性。

这回正堂中的戏可是演不下去了。

所有人都被传国玉玺吸引住了目光。

李邦彦连忙道:“殿下,那人既然说他有传国玉玺,不如让他进来。”

赵构点了点头:“玉玺乃大宋至宝,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请他进来。”

越州知府在外面等了不久,果然见一个宦官模样的人迎了出来。

“是谁说自己手里有受命之宝?”

越州知府道:“是我。”

“你?”那太监看他的眼神里分明充满了不信任:“也罢,你随咱家进来吧。”

越州知府随行上了正堂。

却见文武百官都站在两侧,堂上正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男子。

定然是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