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凌烟阁主> 第4章 突厥使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突厥使臣(1 / 2)

太极殿内,灯火通明。太宗双眉紧锁,端坐于九龙案上。

殿外三人并肩入内,到圣前倏地立定,躬身施礼。

“爱卿免礼!”李世民霍然起身,挥手免礼。

“三位爱卿可知今夜急召所为何事?”

“皇上,渭水之危,臣也已有耳闻,臣愿赴战场,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房玄龄首先开口,语气恳切。

“微臣也是!”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异口同声,铿锵有力。

“当下颉利可汗二十万雄兵已直逼渭水北岸,形势危机,三位爱卿可有破解之法?”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又一起望向中书令房玄龄,给了个由他来说的表情。

房玄龄心领神会,微微颔首道:“自古以来,正义之师乃有道之国伐无道之君。今突厥裹北方蛮夷十二族,雄兵二十万,恃勇而来,无端地攻我大唐,既无道,也无义,更是失去民心。“两国交战。无道必败!”皇上新帝即位,国家初成,百废待兴,但只要皇上诏令天下子民,以有道抗无道,必可保大唐之全。”

杜如晦拱手施礼,接着说道:“方才房大人所言极是,皇上乃有道之君,率有道之师,行有道之事。然而陛下刚刚即位,举国上下,可用之兵不足五万,可谓兵微将寡。加上隋帝昏庸无道,十年战乱,以致民生凋敝,若此时开战,百姓必遭涂炭,中原汉族恐将岌岌可危!

微臣认为,突厥虽兵临长安,可却迟迟未见行动,前日泾阳一战,想必是刺探我军虚实,幸好尉迟将军,骁勇御敌,不仅斩落千余首级,还活捉他们先锋将军,彰显了我军威武之师,大挫敌军锐气。据微臣所知,这个阿史德乌没叕是突厥最擅长的就是刺探军情。如此看来,颉利可汗目前对我方实力并不知晓,心存疑虑才屯兵于渭水北岸。微臣认为,不出三日,他们必定还会派使者来与我大唐斡旋,以再次刺探军情,故微臣建议,皇上可以静制动,用疑兵之计破之!”

太宗听罢,微微点头,又问一旁的长孙无忌道:“将军是什么想法?”

长孙无忌拱手施礼正声道:“刚才中书大人和尚书大人对当前局势分析已十分明了,可微臣认为,当下突厥倾师犯我大唐,有诸多不利之处。一则突厥可汗二十万众劳师远征、横越秦岭,必定身心俱疲。二是颉利可汗连年征战,北方沃野已成焦土,生产荒废,兵马粮草供给必定不足;三则突厥大军虽二十万余,但分十二族,且由各族分别统帅。颉利可汗在他刚统一各族,阵脚未稳,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大举用兵,就已经犯了用兵的大忌,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我大唐将士骁勇善战,又怎可因敌众我寡而惧怕开战,皇上您帝位初成,若不借此良机,以一拳止百拳,恐再难有机会。”

太宗李世民端坐在九龙案上,双目射出令人复杂难明的神色,脸上表情微顿,将目光再次投向了房、杜二人。见两人没有说话,便起身从九龙案上走了下来,走到殿外,颔首远望渭水方向。

三人立于身后沉默不语、等候旨意。

过了许久,李世民豁然转身,欣然道:“今日我大唐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倘若这一拳打出,未能伤敌,朕的百姓又将被卷入无情的战火之中,华夏中原汉族也会葬送于朕之手,黎民百姓将成为亡国之奴!朕也将是千古之罪人,”

“若有幸伤他,以我大唐现有兵力,也不过是多撑些几日罢了,恐并不能置他于死地。若将长安作为战场,乃未战而自损一半之下策。长安城内不足五万的精锐,犹如以卵击石……”

“也罢!三位爱卿心系大唐安危,其心可诚,朕心中已甚是感激。今夜先暂且到此,待朕思量清楚,明日早朝,与文武百官合议后再说……”

一夜无话,只是渭水河畔的战鼓声,余音绕城!

……

翌日,太极殿上百官早朝。李世民刚在龙椅上落座,便见黄门官急匆匆地跑上来。

“报!”

“启奏陛下,颉利可汗派特使前来递送奏本!现在殿外候旨。”

“特使?”

太极殿内的百官听罢议声四起。太宗脸上一抹怎么来得如此之快的神情一闪而过。

“宣!”李世民稍定心神,在龙书案前正襟危坐。

黄门官领了圣旨传宣下去。

没过多久便见一位头戴圆翅乌纱狐狸冠,身穿藏蓝宫字袍,腰围金带,圆面肥腮,手捧奏本的突厥使臣,昂头挺胸,迈着阔步,旁若无人地从殿下上来,根本没把龙椅上的李世民和殿前百官放在眼里。

来到殿前,长揖不拜,将手中奏本双手一递,沉声道:“我乃突厥使臣执失思力,今日奉我突厥陛下颉利可汗之命,前来将书信送予大唐陛下,请陛下过目!”

太宗见了使臣如此无礼,忿然传旨道:“什么奏本,献上来!”

旁边的侍臣战战兢兢接过来,双手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把奏折打开。

只见奏本中写着:“突厥十二族首领颉利可汗至书于大唐皇帝李世民名下……”

书信上没有称李世民为陛下,此句意思已十分明了,颉利可汗并不承认他这个大唐天子。

李世民隐忍胸中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