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周嬷嬷顿了顿继续说道:“虽然当时施了粥,可这些天的气温却是极低,后来,老奴和阿晴姑娘便商量着给灾民们每人发放一件厚棉服,又雇佣了一些灾民帮着大家伙一起修改房屋,这才算是彻底解决,他们啊,都念着大姑娘的好,还有田家那姑娘的好呢,说是等日后日子好起来了便给二位姑娘立一个长生祠,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周嬷嬷笑意满满地说道。
长生祠可是有极厚功德的人方才受得起,她颜菀卿不过才做这么一件事,又何德何能当担得起?“嬷嬷且转告他们立长生祠就不必了,想来田姐姐也不会接受的,只要他们好好生活便是对咱们最好的感激。”
想来以田姐姐温柔高雅的品性也不是那等沽名钓誉之人,定然是不会接受百姓们如此厚礼的。
灾民们愿意给大姑娘和田姑娘立长生祠堂,周嬷嬷是很高兴的,不过,大姑娘如此说定然是有她自己的道理,且,周嬷嬷知晓自家大姑娘并非那等贪图名誉之人才去做好事的。
“是,老奴听大姑娘的。”周嬷嬷点头应声道。
想起先前严管家派下人过来说的事情,颜菀卿便对着周嬷嬷笑着说道:“嬷嬷辛苦了,不若先回去休息一番?董伯正好今儿也刚忙好西街那头的事情,应该是在后巷中休息。”
周嬷嬷夫妇依旧住在后巷,后巷的屋舍是给成家的下人们居住的,只有未出阁的丫环才会跟随主子居住在主子院落里。
这些日子,因为分两处施粥的事情,周嬷嬷与董老伯也是有好几日不见,这下听大姑娘这么一说便也就没有推辞,点头应了下来,“哎,多谢大姑娘,那老奴便先家去一趟,稍后再回来伺候大姑娘。”
“嬷嬷不必急着回来,我这身边有冬雪等人在,今儿嬷嬷便家去做两个小菜与董伯聚一聚。”颜菀卿笑着摆手道。
心知这是大姑娘的好意,周嬷嬷没有再拒绝,只对着颜菀卿叩首道:“是,老奴听大姑娘的。”
拜谢了颜菀卿之后,周嬷嬷这才恭敬地退了出去,路过廊庑下的画儿时,见画儿欲言又止的模样。
周嬷嬷心下奇怪,但,画儿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周嬷嬷见此也就没有多问,心中猜测只怕是画儿做了什么令大姑娘恼火的事情这才被冷落,周嬷嬷谨记着自己的身份,没有大姑娘的应允下并不打算多做干涉。
屋中,阿晴正告诉颜菀卿她在西街那边盘下了三家店铺,西街没有东华街荣华,居住的也只是一些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但,阿晴还是决定在西街盘下三家店铺,东华街那边该有的生意都有人做了,且,市场也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即便是在东华街再开店铺也赚不到什么银钱。
颜菀卿听到阿晴的回禀后,沉思一番,开口道:“在西街做生意的话,就做些贴近底层消费的生意方才有生存、有赚头,本着薄利多销去做吧。”
若是将在东华街做生意的那一套搬去西街做的话显然是不合适,更不可能在西街做一些昂贵的生意,即便是她们开的起这样的店铺,西街那头的人也不一定消费的起。
西街的百姓日常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才会想着购买一些生活必须品,若是将珠宝、绸缎生意开在西街的话,用不了几天的时间,估计就要关门大吉。
“奴婢想着不若在西街开家粮食生意,大米也不用进太好的,寻常百姓吃的就行,粗粮可以多进一些,至于,酱油调料也可以稍带着进一些货,毕竟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来亲戚,还是会有人购买或是备用一些在家里头的。”阿晴想了想自己先前到处购买粮食遇到不少奸商,在大雨过后趁机涨价的事情来,因此,才会想着拥有一家粮食店,今后大姑娘做事也方便。
虽然她先预备了一批粮食,但到后来却是不够用的,所以又补进了一批,可这一批却是让奸商给涨了价格,否则,人家就不卖给她,这让阿晴气得牙痒痒,心中暗骂奸商没有同情心,差一点就动了手
颜菀卿闻言点了点头,又道:“不是盘了三家吗?还有两家,可想好做什么营生吗?”
对于做生意,颜菀卿是不怎么太懂,不过,好歹在卫姑姑手下学会了怎么看账本,不懂可以多问,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颜菀卿说罢示意阿晴坐下来细细说。
“嗯,奴婢想着再开一家做工铺,这也是此次施粥中给奴婢最大的启发。”阿晴坐在颜菀卿跟前的绣墩上说道。
见大姑娘亲自倒了杯水递给自己,阿晴恭敬地接过来,这才继续跟着说道:“这次,灾民们的房屋基本都在这场暴风雨中摧毁大半,一些家中人口多或是有青年壮汉的人家便能将自家房子早早地重新修建好,而,家中若是只有孤寡老人或是老弱病残的他们就很难将自己家中重新修好,这,得多亏姑娘你提议从在灾民中雇人帮着修屋,此次有了姑娘的帮助这才让他们及早地度过这个难关,就连接下来的年关也好过了许多,但,虽然居住不成问题,可他们现在并无经济来源。”
朝廷也不可能会去理会这些事情,而,阿晴看到了后面的问题,大雨过后水位虽然退了,可一时半会那些田地并不能马上种粮食,天霜地冻的便是连菜也难以种植,只怕最早也要等明年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