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第750章 此书妙极,妙极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0章 此书妙极,妙极啊!(1 / 2)

想想这册子不过是一本识字之书,百官心中安定不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东西好像又没有那么简单。

有人提问陛下,这册子用来识字,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百官心中虽然小算盘打的叮当响,不过也都留上了心。

毕竟既然事关重大,那么想要捞点什么总得付出点……最起码智商吧。

接着呢,李二嘿嘿一笑,便说道。

“这本册子呢,诸位其实可以看看这册子里图画的画工,是不是非常不错?呵呵……”

“这画不是用来干别的,乃是用来猜谜的。至于谜底……那便是下面的字!”

“猜谜?!”

“猜谜是?……”

“陛下,这猜谜是何意,我等实在有些……”

下方百官一瞬间又愣住了,我靠……

这李二说的每个字每个词大家都知道,可是怎么组合起来就这么抽象……

怎么突然之间又猜谜了。

不过就在这寻常百官面面相觑的同时,萧瑀却是脸色大变。

比起一般靠钻营的官员不同,萧瑀这种真能混上来的,一般都有几分真本事,虽说比魏征等人肯定是不如,但智商反应也是很不错的。他立刻明白了。

这册子……

上面的图画,就是谜题,而下面好像画名一般配的字,就是谜底。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意思,不是说猜谜之类的,李二这郑重其事在立政殿召集群臣也不会是为了这种无聊的事情。

谜语和谜底的意思,是说这个图画和字的意思是相关联的,也就是用图来说明字的含义,也可以算是图画和画名。

只不过自古丹青之作,那都是要名家在重要的场合上绘制出来,然后题诗盖印才算是正式作品,哪里有这样一下合订一本的。

但此刻一旦想明白这事,萧瑀就觉得豁然开朗。

是了……千字文之所以能成为孩童启蒙,文教之始这么重要的东西,第一个原因固然是因为它收录的字很全,刚好是真有一千个不同的字——考证下来其实是九百九十九个,但这并不影响。

第二,就是这一千字是被写成了一篇文章,上下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比如第一句“天地玄黄”,说的就是两个神州百姓最常听到的概念,天和地。

只说一个天字,说完学习者可能就忘了,但如果是在“天地玄黄”这个朗朗上口的句子里,理解和记忆起来就容易很多!

无形之中,识字的效率就提升了。

这个效率要进一步提升,那么就只能减少这样的句子里重复的字。

而千字文中……重复的字整本一共就一个,其他九百九十九个字都是不重复的。

这便能看出周兴嗣的厉害之处!

在尽量减少重复字样这一点上,他做到了最极致,效率自然也是古今使用过的无数蒙学读本之中最高的。

但是此刻,情况又不同。

单字组织成语句能加强字在人脑海里的印象,那么图画呢?同样可以。

而且恐怖的是,如果将千字文的效率提升算作是5,那这本图册……估计最少都能算是一百!

这中间的效率差距完全是在数十倍。

而为何自东汉时期纸张发明之后,一直就没人用这种法子?

……其实原因说也简单。

在纸张发明之前,神州都是用的竹简。

而竹简这个东西记载信息,篇幅总是不够用,所以竹简时代的文本大多数都是各种议论文,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

竹简上面不能绘画,绘画只能在布帛上来。

直到工业化之前,布帛这种东西在哪都是硬通货,昂贵的很,价值简直不是开玩笑的。

当初工业革命之初,最先进的人才最敏锐的资本选择纺织业来发财,这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总之就可想而知,一般人家绝对没有条件拿珍贵的布匹来练习画画,甚至如果是秦孝公那种克勤克俭的厉害角色,那就连宫中的后妃都没有这种机会。

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其实都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诞生的。而且洛阳纸贵,在洛阳是神州首都的那数百年里,战乱和凋敝带来的长期经济困境,也让寻常百姓没有机会获得纸张。

换言之,绘画的技艺从来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东西,会画画的人非常少。

实际上也看的出来,自东汉发明纸张到如今唐代,这么多年过去,流传后世那种级别的艺术家,头一个也就是唐代的吴道子,至于再往前数的这几百年,建安文学有不少文学大作流传,甚至可以说给唐诗的繁荣打下了基础,但绘画人才是真的没有。

换言之,通过图画与字的对应的字,这种比语文更加直观的手段来教人认字,办法不是没人想过,但……

画画能力,却成了一个大问题。上哪去找这么一个丹青手,给几百几千的汉字配画……

这个想法于是也就只能卡在这,难以实施。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真有人给数百个汉字配了画面……

这书册看看页码,估计都有五百多页。

这个量怎么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