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特级厨师>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藏在深入的答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藏在深入的答案(1 / 2)

比起设计菜品,收集整理资料,无疑是一件简单轻松的工作。

虽然按照分组,每一组负责的人员只有三人,但实际上下面还有众多工作人员做着辅助工作。

只需要杨振兴他们说一句,就会有人去把需要的材料找回来。

或是去图书馆、资料馆等地方,申请复印件。

正是因为无数工作人员在背后默默付出,所以杨振兴之前给了五天时间,提前一天,所有人就已经完成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菜品设计小组的成员很快再次坐在一起,通过这些资料,交流讨论,最终确定设计思路和方案。

“几位这几天辛苦了,那么下面就逐一汇报一下工作成果,谈一谈从资料中,是否有切合实际的设计思路。”

主持会议的依然是杨振兴。

跟上一次会议不同,这次由于是确定最终方案,所以冯秘书长专程赶来沪市,参加了这次会议。

李师傅作为另一个热菜小组的领头人,他负责收集的,是烹调技法上面的资料。

“通过整理收集,我和侯师傅还有周师傅,发现国内早已经有大量借鉴了西式烹调技法烹制的菜肴。

其中不乏炸、煎、烤、蒸、焗等方式。

但是在归类上,依然被划分为西餐或是海派菜系,思想上并没有完全被纳入我们中餐自己的体系里。”

等李师傅说完,接下来葛师傅第二个发言。

她说道:“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眼下国人,对于中式面点的认识有巨大不足。

很多人一提到中式面点,首先想到的就是蒸馒头、面人儿一类的食物,对于精致的传统点心,认识的很少。

反倒是西式点心,即使没吃过,许多人也能说出好几个国家特色的面点、甜点。

至于两者相融合的例子,现在看来少之又少,倒是港岛地区,因为历史因素,有一些小吃同时有中西风格的影子。

但在界定上存在争议,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明显。”

到了杨振兴这里,他也是差不多的答案。

“国内海派菜系诞生时间很早,同样不被国内本土菜系接纳,而且直到近年来,才逐渐被一小部分人认可,但依然被排除在外。”

他说的这话倒是不假,国内的确对海派菜系看不上,或者说完全不屑一顾。

这不仅仅出现在一般厨师中间,全国烹饪协会乃至更高的部门,同样如此。

就拿去年15年来说,国内自11年中餐申遗首战折戟,重新整理了一部分‘代表作’,第二次冲击申遗。

其中入选的菜肴,可以说各大菜系都有名菜入选,却不见有海派菜或者是沪市菜的踪影。

在菜系划分中,不管是最早的四大菜系,还是后来的八大菜系,都没有把海派菜系算入其中,甚至连地方菜系都不是。

国内那些早已通过中西融合方式诞生的中式菜肴不被认可,依然被当作西餐,这让设计小组希望获得帮助的目的落空。

因为即使这些菜,在他们内行人眼里,知道已经属于中餐范畴。

但是其他老百姓不知道啊!

回头报道的时候,会引发社会舆论的不满和批评指责。

说他们国家队好好的中餐放着不用,非要用西餐去参加世界大赛。

这样的舆论压力,领导们谁也承受不起。

既然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杨振兴只能启动第二套方案,询问道:“既然如此,那么只能暂时放弃从原有中西融合的例子中,获得借鉴的目的。

如果完全按照中餐烹调,当作参赛作品,各位有没有好的点子,能让评委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斟酌了一下,李师傅建议道:“之前参加的两届大赛,我们在设计细节上,采用了许多传统文化要素。

这次我认为,我们在设计菜品时,也可以加入我们传统的中式窗棂、飞檐等元素,以突出中国烹饪的特色。”

其他人感觉这个点子不错,很像奥运会时,设计的场馆一样。

不光展现了现代建筑学的风采,也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体现出中国传统之美。

再就是沪市世博会建设的中国馆,也是同样的设计思路。

从而使中国馆成为载入世博会历史上的标志性场馆之一,现在也成为沪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他们在设计国家烹饪队的参赛作品时,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在菜肴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怎知杨振兴却摇头反对道:“李师傅,您的想法儿不错,但您能保证设计菜品时,不会生搬硬套,过于强行和刻意吗?

如果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的作品讲故事,似乎无法打动那些口味与传统观念跟我们完全不同的评委。”

冯秘书长本来是打算只带着眼睛耳朵来的,并不打算在会议上说话。

可他听到杨振兴反对李师傅提出的、同样令他心里也较为认可的建议后。

便忘记了自己之前的决定,不由自主的开口问道:“那杨会长有什么好的建议?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外国评委接受?”

没有直接回答冯秘书长的问题。

杨振兴招呼旁边服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