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搭没一搭跟潘英俊聊着,出门买报纸的刘建业拿着报纸跑了回来。
他气喘吁吁的把报纸往杨振兴手里一赛,说道:“呼,杨哥,你,你指一下哪篇文章?”
潘英俊在一边不明所以,看着俩人也没说话。
杨振兴接过报纸,解释道:“今儿《人民日报》上发了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里头多次提了我的名字。
估摸着今儿来电话要求采访的那些媒体记者,就是看了报纸后冲我来的。
这清早才出的报纸,还没几个小时就找上门来,他们的消息可真是灵通的狠。”
说着,翻开报纸,推到俩人面前,拿手指了指某篇文章。
“喏,就是这篇,你们俩也都看看吧。”
潘英俊闻言,心下大惊,连忙伸手把报纸拉到身前,看向杨振兴手指的地方。
刘建业一瞧,嘀嘀咕咕说了几句听不清的话,估计也不是什么好话。
好在潘英俊注意力都在报纸上,也没察觉。
俩人就这样脑袋凑在一起,趴在桌子上看了起来。
文章并不长,三两下就能读完。
潘英俊看完以后,身子往椅子背上一靠,直着眼睛不知道发的什么楞。
刘建业看没人跟他抢报纸,美滋滋的把报纸拿起来,翘着腿又认真的看了一遍。
“啧啧!”
潘英俊回过神来,摇着头一脸唏嘘的说道:“这下可了不得了!杨总,你这是想不出名都难了啊!”
因为某些原因,潘英俊对于《人民日报》等机关党报的认识比其他人更深一些。
他知道自己这位年轻的老板,已经进入了上面一些领导的视线中。
估计全国上下餐饮行业的各类机构,也都对杨振兴有了印象或者是认识。
上头领导都记住你这个人了,未来前途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要是再好好的完成上面派下来的几个任务。
或者十分幸运的做成了什么事儿、拿了什么大奖。
领导们满意了,开心了,杨振兴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ZY的领导都挂上了名号,下面京城市政府肯定也逃不了。
未来评个什么先进个人之类的荣誉奖项,或者店里头经营行个方便什么的,说不定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越想,潘英俊心里就越激动。
杨振兴名气越来越大,前途越来越顺畅,文泉春肯定会受到领导照顾,发展的越来越好。
那么他作为文泉春的总经理,金钱和地位自然跟着往上走。
摊子越做越大,杨振兴也就更加离不开自己。
至于杨振兴辞退他,这事儿潘英俊想都没想过。
就凭他外国留学的经历和学历,还有行业内的经验,想要再找一个跟他一样熟悉国外先进管理水平的人,难。
别看眼下国内兴起了出国潮,一群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出国去留学。
但是潘英俊这一批人,算是比较早的一批。
那时候他出去留学,可不像现在这样家里有点儿钱就可以。
能出国留学的人非富即贵,更多的都是官二代官三代。
这些人要么回国之后继续走家里的安排进入仕途,要么毕了业直接留在国外逍遥快活。
像他潘英俊这种回国后继续到外头找工作的人,少之又少。
可能过两年留学回国的人数会增多,但看近些年的情况,不需要担心有人回国抢饭碗。
杨振兴一直留意潘英俊的表情。
看到对方愣着神不知不觉表情逐渐猥琐,也不知道这是想到了什么事情。
不过杨振兴现在,对潘英俊的家世逐渐提起了兴趣。
当初没问何秀娴对方家里是干什么的,看来得找时间过去打听打听。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杨振兴陆续接受了电视台和各路记者的采访。
最近他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电视和报纸上。
潘英俊的反应很快,加上刘建业之前跟着张寿海学习到的一些东西。
俩人合作之下,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次媒体宣传的机会,让文泉春的名声又迈上一个台阶。
不少人都专程跑过来光顾,只为了吃一口‘青年大厨’杨振兴做的菜。
也有不少人和餐饮同行,都对文泉春宣传的新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以为这样就算完事儿了。
结果市工商联副主席,曾经的办公室徐主任打来电话,邀请杨振兴过去开会演讲。
京城的不少有烹饪专业的学校,也请杨振兴演讲和表演厨艺。
在这期间,杨振兴有幸认识了市总工会的副主席。
按照跟对方见面期间的对话,有意让杨振兴在明年五一的时候,颁发给他京城五一劳动奖章。
用于表彰杨振兴在烹饪事业上,对市里所做出的贡献,和带来的积极影响。
这让杨振兴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获得这样的荣誉。
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但是奖章本身就说明了杨振兴被领导们认可。
一大圈忙下来,杨振兴劳累又感到幸福。
这些日子他可是走遍了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