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我双目变异,鉴定万物!>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虎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虎符(1 / 2)

‘七宝楼’的店老板见陈林认出了虎符,还是很意外的。

这种虎符的古董物件儿,在市面儿上是很少的见的,属于比较偏门儿的一种了。

他还以为,现在的年轻人是不太认得这种少见的东西了。

“小伙子 ,眼力不错啊,认得这是虎符?”店老板着实是有些惊喜的。

高老先生坐在一边,拿起那个兔子的铜器看了几眼,有些疑惑的插口道:

“虎符?”

“我见过虎符的图片啊,那都是老虎的形状的,哪儿有用兔子做虎符的?”

店老板看了陈林一眼,笑着说道:“小伙子,你可知道其中缘由啊?”

陈林笑笑,先是看了高老先生一眼,笑道:“高老先生,这的的确确是唐朝的兵符!”

高老先生有些微的惊讶,道:“我看过兵符、虎符,可是就没见过做成兔子样的兵符。”

“难不成这唐朝的兵符,都是做成兔子样式的?”

陈林细心的给他解释道:“历史上兵符确实多用虎来做造型,这确实是真的!”

“一般来说,虎的背面刻有铭文,一分为二,一半给朝廷,一半给将帅。”

“历史上有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偷的就是那种虎符。”

指了指高老先生手上的兔子形的兵符,说道:“不过,在历史上,兵符的形状,却是发生过很多次变化的。”

“从汉朝到隋朝,兵符都是用的虎符;隋朝的时候,改为用麒麟兵符。”

“直到唐朝就更复杂了,因为唐朝为了避讳‘虎’这个字,改用了兔子兵符,还有鱼符!”

高老先生就是一愣,说了一句:“避讳‘虎’字,这又是为什么?”

陈林笑道:“因为唐太祖的名字,就叫做李虎!”

“虽说唐朝的开国皇帝是高祖李渊,但是李渊当了皇帝之后追封了其祖父李虎为太祖。”

“所以,唐朝的兵符是避讳用虎符的。”

虎符,它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国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的背面都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

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在将帅调兵谴将时,需要将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在天域的历史博物馆中,就收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

这枚虎符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

在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在西安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

据考证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被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

这枚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

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极为精巧。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

而隋朝时改为麟符。

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

到了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后世就慢慢演变为铜牌为令符!

在天域所现存的,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

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

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

“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

之。”

“燔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据此可知,当时用兵时,50人以上,必须出示会符。

但如遇烽火等紧急情况,不用合符,也可以用兵。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

这是秦始皇统一天域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

它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

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

而汉代虎符则不同,铭文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

1989年,在陕西咸阳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