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想想堂哥说的也有道理。
人不都是这样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陈辉突然想起,之前听说过的,有人抱着家传的古董上街急卖。
便问起陈林,这种情况下卖古董的,也都是假的吗?
陈林笑道:“我不敢肯定的说,百分之百是假的,但是百分之九十九是假的,你信吗?”
陈辉条件反射的就摇了摇头。
陈林就跟他讲了一个之前在法制节目里,看过的典型的案例。
有个十分喜爱收藏的市民张三先生,平日里没事儿就喜欢在古董街、古玩市场那种地方瞎转悠。
有一天,他在一条古董街上遇到了一个50来岁的女人,来到古董摊子前卖古董。
这个女人问摊主:“我有几件家传的古董,能收吗?我急着用钱!”
说着,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玉来。
古董摊主看了一下说:“你这玉不是满绿的,我给你200块钱吧?”
这时,就有路过的一名市民说:
“这玉收到手里,转手就是三四万哪,我一万块收了!”
话音未落,边上又来了一个人,也要收购女子手中的“古董玉”,还要交定金。
那个50来岁的女人就打断这
些抢购者,说道:
“今天10点前,我要现钱儿,我儿子摊官司了!”
这时那个本来看热闹的张三,也动心了,拉着那个女人说:
“我家就在这附近,10分钟就到了,我马上给你拿钱,你这块玉就卖给我好了。”
最终,张三花了1万元,买下了女子手中的玉。
可后来,张三请了明白人帮忙看这块玉,结果证明只是几十块钱的地摊货。
所以,这种一般卖假古董的人,会自己编造一个故事。
要不就说自己家祖上,是当官的或者地主之类。
通过多少代传下来的好东西,自己也不知道其价值,由于急用钱就低价卖出!
这样一来,就吸引了许多不太懂行的贪小便宜的人的青睐。
其实,你想啊,谁都不是傻子。
明明值几十万或上百万的东西,你肯一万块就卖掉吗?
如果,卖东西的换作是我们自己,我们肯定会说不会卖的。
怎么这卖东西的人,换成了别人,我们就当别人是个傻子,对方就肯低价的卖东西?
说到底,不管是古董还是其它什么的骗术,归根结底都是摸到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
其实,爱好收藏古董文
玩是好的,但是一定要多学、多看、多听。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故事,自己要想买到真正的好东西,一定要先掌握相关的经验之后,再去下手。
天上哪儿会掉馅饼?
即使掉,也只会掉铁馅饼,砸得人倾家荡产、头破血流的。
现在时代发展,有些古董和艺术品在某些第三方的鉴定机构,以估价的方式进行着金融创新。
因为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空白领域。
由于此类物品的价值波动较大、变现能力较差,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接受作为抵押物。
但是市面上出现了,古董可以在银行当作抵押品的现象后,很快引起了市场和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但是,这种方式里面其实藏着大雷,有些人反映‘抵押前是真古董,抵押后变大赝品。’
之前深市的一个市民赵先生,就跟新闻媒体反映过此类问题。
这位赵先生在去年年初,看到一份本省某某银行业——艺术品信贷基金的宣传推介信息。
这位古董收藏爱好者就动了心。
赵先生事后说,“收藏品流通转让渠道有限,信贷抵押更是困难,所以新基金的出
现让我很激动。”
记者从这家基金的官方网站上看到。
管理该基金的“广省某某银行业——艺术品审核中心”,成立于2014年1月底。
主要从事艺术品遗产管理、艺术品理财、艺术品保险评估、以及艺术品信贷物审核等业务。
而被赵先生视为“最有价值”的信贷业务。
则表述为“通过艺术品审核中心审核的物品,可以在中心合作的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
贷款的利率根据银行基本利率走动。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赵先生提交“审核”的经历,无异于一场过山车游戏。
在最初的审核阶段,他拿出的一尊‘藏传鎏金佛像’,被该机构业务人员评估为“价值350万元到450万元”。
随即,工作人员强烈建议他,按此价值缴费进行正式评估。
在随后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