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楼梦》写了多位老师,既有编内的老学究贾代儒,也有编外的临时代课贾瑞,还有家庭教师贾雨村,热心教香菱学诗的业余老师林黛玉,以及教邢岫烟读书识字称之为"半师半友"的妙玉。
这几位老师,有好有坏。
坏老师之中,数贾瑞最不合格,他不仅公然向学生索贿,还把贾府义学弄得乌烟瘴气。贾代儒也不称职,尽管是正式老师,但迂腐不堪,教学水平极差,还很不负责;贾雨村虽说是饱读诗书的大儒,给林黛玉当家庭教师教得也不错,但人品差,后来"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其实很负老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之称。
好老师之中,妙玉与林黛玉都不错。妙玉虽说怪僻,却与邢岫烟机缘巧合之下,便极热心地帮她识文断字,后来邢岫烟也有亮眼的诗作出手。故妙玉称得上合格的好老师。不过,《红楼梦》真正最好最优秀的老师,其实非林黛玉莫属。
这是何故?不妨与之说道说道。
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师说》中就曾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老师之所以是老师,除了"传道"、"授业",向学生讲明白学习之道告之学习的方式方法并耐心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学习外,还能"解惑",能一一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直到学生真正学懂学会为止。一个优秀的好老师,更是如此,还能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取得不错的成绩。
林黛玉正是这样教香菱学诗的。
这在《红楼梦》48回写得很细,很值得我们认真品味。最先,随薛宝钗进大观园的香菱原本是打算请小姑薛宝钗教她学诗的,但薛宝钗认为女子应以女红为要,学诗不是正业,不愿教香菱。不在意这些封建思想的林黛玉便在香菱向她求教时向薛宝钗坦言:"圣人说`诲人不倦`,她又来问我,我哪有不说的道理。"
于是,面对娇憨可爱的香菱愿意学诗,林黛玉没有因她是女孩子便拒绝,反倒乐乐大方地接受香菱的拜师,立时认了她这个学生:"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可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林黛玉的确有当好老师的资质,她不傲慢,也不守旧,敢于挑战传统过时的理念,很干脆也很爽朗地收下香菱这个学生。
这样的大方与热情,不仅是她自信的体现,也是作为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的基础质素。
二、林黛玉是怎样"传道授业解惑"的?
所以,林黛玉当上了香菱的老师后,并不像贾代儒、贾瑞之流徒有老师之名,根本没有老师之实那样毫无敬业精神教导学生。
她真正是按照"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标准引导香菱学诗的。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她首先考虑到学生香菱的不高,便因材施教,先鼓励她提升学诗的兴趣:"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当香菱豁然开朗明白写诗的基本要领,有了更高的学诗兴致后,林黛玉紧接着抓住写诗的精髓,又化繁为简循序渐进地指导:
"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让香菱对写诗不再有高不可攀的感悟。
这就是老师"传道"的重要性,让学生不觉得学习是个难事,这在教学上就已成功了第一步。
林黛玉接下来便是指导学生香菱如何打底子,也就是"授业"的过程:"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正是林黛玉这样的精准"授业",善于引导学生怎样学,使得香菱能孜孜不倦地通过刻苦用心的读典,在潜移默化中便拥有了可以作诗的良好底蕴。
更难得的是,林黛玉还考虑到香菱的基础差,就像指导一个差生,要立时扩宽其学习面迅速掌握住学习的精华很难,便给她在所读的典诗中划了重点,按圈读的方式用心研习,使得香菱少走了很多弯路,在学习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是老师"授业"高效与否的关键。
在香菱完成了圈读内容后,林黛玉还与之进行了互动,问她领会要领读出滋味没有。
当香菱说出:"我只喜欢陆游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时,林黛玉当即明白香菱缺乏对经典的认知,便及时给予指正:"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为不知道诗,所以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