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过程存在波折,然而周长风的基本目的还是达到了。
一营总共一百多名阵亡官兵与大几十名因伤致残官兵的抚恤等级评定都得到了合情合理的调改。
现在就等着大部队班师返京了,然而没过多久天,有关混三旅已经挥师启程的消息就到了。
边境战争已经基本告终,阿萨姆地区的英印军在陆续后撤,前线挖掘完毕的几条堑壕阵地都被放弃了;明军也同样如此,除三十四师留下一个营驻防白马岗地区至明年之外,师主力和混三旅都接连返回了羚芝,并抓紧时间向东出藏入川。
再过不了一个多月,天气就要骤变了,乌斯藏以南之地一年之中足足有六个月的时间是大雪封山的。
同时,这些年来囤积的弹药、食品、药物等物资也被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四万九千余吨弹药补给基本告罄。
地形条件和气候特征都注定在乌斯藏地区进行的战争都是困难且难以长久为继的。
“营长,兵部的通知到了。”
“通知?什么通知?”
从小李那儿接过一份盖着兵部军政司大红印的通知之后,周长风得知自己居然被要求去复读……好吧,其实是去额外修习。
大意就是海军方面开办了一个军官修习班,这是新建海军陆战队的重要一环,而他作为军事主官自然也得参加。
呵,那这不轻松高分通过?
说实话这段时间实在挺无聊,多了个打发时间的事倒也挺好。
等到时候赴任了,那可就有的忙了。
周长风之前就已经向全营官兵宣布了自己未来将要转任新组建的陆战队二团的团长,大家倒是不惊奇,毕竟打了胜仗以后升官发财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要是继续留于混三旅做个营长,那反倒是怪事。
对于他的“招揽”,大部分官兵们其实都有点无感,动心、有意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
无它,因为在禁军服役的待遇和生活实在是太好了,而且有进取心的普通人终究只是少数,其余人大多是安于现状的,觉得既然已经参与过一次大战了,算是立过功,未来的晋升会要比普通人更快,这就足够了。
谢万诚与薛灿二人倒是意向比较强,另外还有包括上次同去巴达维亚的赵容在内的四名军官、十一名士官、六十三名士兵也表示愿意随同周长风调去海军。
同时,陆军总医院中那些混三旅的伤兵们也有一些人联名上报了希望调去这个新建的陆战队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那位名叫江宁的军医少尉也同样提交了申请,他的理由是只有四方征战才能游历天下、记录下世界各地的靓丽风景,而在京城待着显然满足不了他的志向。
“你这…究竟救人是本职还是拍照摄影是本职?”哭笑不得的周长风如是问道。
江宁不作犹豫,非常果断地答道:“二者皆有,反正互不影响。”
那天在军政司认识的第四师的参谋赵寒枫虽然一开始很犹豫,但是在周长风的劝说和忽悠下最终还是同意了,第四师也没扯皮,痛快地放人了——参谋而已嘛,称不上多金贵。
于是周长风的草台班子就这么潦草地拼凑完成了,可以说一路绿灯、非常顺利。
“听说海军陆战队又苦又累,你真的要去么?”
“当然,这可是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去的地方,求之不得啊。”
九月十日的晚间,在回家的路上,犹豫了许久的夏筱诗禁不住开口发问,二周长风也故意调侃了起来。
“再说了,留在禁军的话,以后可能都养不起你哦。”
“我能自给的,”面露犹豫之色的夏筱诗小声道:“何况指不定今后要起大战,陆战队定然是打头阵,多危险呐。”
“怎么?”周长风微微一笑,戏谑道:“这就开始担心我的安危了?”
“呵,我只是…说说而已,不足为据。”
“是是是,伱说得对。”
沉默了好久,等临近自家所在的街巷时,夏筱诗才吐槽道:“马上便是开学之日了,到时候又要让人恼火了。”
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时候,周长风深有同感,便颔首道:“确实,教书育人本来就不容易,管教一些小毛孩就更烦了。”
他停顿了一下,侧首笑道:“等我之后去了陆战队,到时候也有的我忙的,一团上下四千多号人,光是想想就让人倍感压力啊。”
“区区几十人我就觉着难以应付了,数千人马……”只是稍作遐想,夏筱诗就觉得头大。
在将她送回家后,周长风便返回了驻地,其实于他而言,这也是闲适假日的最后一天了。
翌日,九月中旬的第一天便是大明大江南北的万千官办学校开学的日子,同时也恰好是陆战队军官修习班的起始之日。
这个修习班设立于海军于中城区的一个办事处,毗邻小粉桥,北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