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依然不停地忙碌着。他们的配合默契,工作效率很高。每一块木板、每一根木材,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经过几天的努力,围墙终于被加固到了两层楼高,并且在顶部安装了铁丝网和尖刺。铁丝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尖刺则像一排排锋利的牙齿,让人望而生畏。这座围墙成为了基地的第一道防线,为大家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当最后一根铁丝网被固定在围墙上的时候,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和安全感。
接下来,他们开始改造厂房。苏然小队将一些较小的厂房改造成了仓库,用来存放食物、水和各种物资。他们将厂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用木板将窗户封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入口。在仓库内,他们搭建了货架,将物资整齐地摆放上去。每一个货架都被摆放得满满当当,每一件物资都被珍惜和爱护,因为它们是大家生存的保障。
他们把一间较大的厂房改造成了工作室,用于制作和修理武器、工具。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工具和设备,有铁锤、锯子、钻床等。墙壁上挂着各种武器的设计图纸,地上散落着一些零件和材料。这里是他们的“兵工厂”,是他们对抗末日的武器来源。
为了提高基地的防御能力,他们还在工厂的各个角落设置了瞭望塔和射击点。楚瑶发挥自己的格斗技巧,训练小队成员们如何在近距离与丧尸搏斗,以及如何快速准确地射击。
楚瑶耐心地指导着队员们的动作,“大家注意姿势,手臂要稳,眼神要准。”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空旷的基地内回荡。队员们认真地练习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眼神中却充满了专注和坚定。每一次射击,每一次挥拳,都带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地的雏形逐渐显现。但是,苏然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不断扩大基地的规模,以容纳更多的幸存者和物资。
在一次外出搜寻物资的过程中,苏然小队发现了一辆废弃的工程车。孙明是小队中的机械专家,他看到这辆工程车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只要给我一些时间和材料,我可以把它修理好。”他自信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工程车重新发动起来的样子。
孙明立刻投入到了修理工程车的工作中。他钻进车底,检查着车辆的底盘和发动机。“这里的零件损坏了,得找个替代品。”他喃喃自语道。他的双手沾满了油污,但他却毫不在意,依然专注地修理着车辆。
在孙明的努力下,经过几天的修理和调试,工程车终于重新发动起来。发动机的轰鸣声在空旷的城市中响起,给大家带来了希望。有了工程车的帮助,他们开始挖掘壕沟,环绕在基地的周围。
壕沟深达两米,底部插上了尖锐的木桩。一旦有丧尸掉落进去,就很难再爬出来。队员们用工程车的铲子挖掘壕沟,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抱怨。他们知道,这条壕沟是他们的又一道防线,是他们生存的保障。
他们还在基地的入口处设置了一道厚重的铁门,并安装了自制的警报系统。只要有丧尸靠近,警报就会响起,提醒基地内的人员做好战斗准备。警报系统是由一些废旧的电子零件和电线组成的,虽然简陋,但却很实用。
在改造基地的同时,小队也没有忘记发展农业。他们在工厂的后院开辟了一片农田,种上了一些容易生长的蔬菜,如土豆、白菜、萝卜等。楚瑶还带领着大家在附近的树林中设置陷阱,捕捉一些小型的动物,作为食物的补充。
楚瑶用手中的工具在地上挖着坑,准备设置陷阱。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不一会儿,一个陷阱就设置完成了。陈昊和李勇则在旁边帮忙,将一些树枝和树叶盖在陷阱上,进行伪装。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这些陷阱能够为他们带来一些食物。
随着基地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一些幸存者开始陆续加入。有一对夫妻,丈夫叫王强,是一名工程师,妻子叫林晓,是一名教师。他们在末日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当他们听说了苏然小队的基地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进来。
王强和林晓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基地的门口。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疲惫和沧桑,但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我们终于找到了这里,希望能成为你们的一员。”王强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渴望。
苏然热情地欢迎他们:“欢迎你们,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他的声音温暖而真诚,让王强和林晓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安全。
还有一个叫李大爷的老人,他曾经是一名军人,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生存技能。他的加入,为小队的防御和训练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李大爷虽然年纪大了,但他的身体依然硬朗。他走进基地,看着队员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孩子们,我来帮你们了。”他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一座灯塔,为大家指引着方向。
随着人员的增加,基地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